小米转向灯自动关专利引争议,真创新还是过度营销?

这两天,雷军一条关于“小米汽车转向灯自动关闭技术”的微博直接冲上热搜。

根据雷军的演示,车辆在变道或转弯后,转向灯能自动关闭,无需手动操作。

雷军称这项技术已申请专利,还调侃“友商可能又要连夜开会研究怎么抄”。

但评论区炸了锅,不少网友晒出自家老款车型:“我家长安开了三四年就有这功能”“方向盘回正自动灭灯不是油车标配吗?

”甚至有人调侃:“下一步是不是要发明自动雨刷?

其实,传统转向灯确实有“轻拨闪3秒,重拨需回正”的逻辑,但小米这次的技术核心是“车机系统自动判断变道是否完成”,比如从左侧车道并入右转道后,即使方向盘未完全回正,系统也能识别并关灯。

有博主实测发现,传统功能在环岛或多弯路段容易误判,而小米的算法似乎更智能。

小米转向灯自动关专利引争议,真创新还是过度营销?-有驾

不过争议点在于:这种改进算不算“颠覆性创新”?

毕竟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早已实现类似功能。

1. 技术值得肯定,但别把“标配”吹成“首创”

小米的转向灯逻辑确实更人性化,尤其对新手司机友好,变道后不用分心关灯,提升了安全性。

但问题出在宣传话术上——雷军强调“行业首创”“申请专利”,可网友翻出十年前的老车都有类似设计,难免让人觉得“新瓶装旧酒”。

就像网友说的:“如果这都能算黑科技,车企岂不是要天天申请雨刷专利?

2. 专利的核心是“差异化”,小米这次踩了消费者的认知雷区

汽车圈和手机圈不同,用户对基础功能的认知更成熟。

传统转向灯回正关灯是机械结构实现,而小米靠的是软件算法,理论上响应更快、场景适应性更强。

但普通车主感受不到这种区别,只会觉得“这功能我早有了,凭啥小米申请专利?

小米转向灯自动关专利引争议,真创新还是过度营销?-有驾

”雷军这次显然低估了网友的“较真”程度。

3. 小米的营销策略:是把双刃剑

从手机到汽车,小米一直擅长用“接地气”的营销放大产品亮点,比如SU7上市时的“冰箱彩电大沙发”。

但汽车行业技术门槛更高,消费者更看重硬实力。

过度包装小功能,反而会让用户怀疑:“小米是不是在核心技术上没活儿了?

”毕竟,自动驾驶、电池安全才是新能源车的竞争焦点。

4. 行业需要良性竞争,而不是“重新发明轮子”

网友的吐槽其实代表了一种期待:车企应该卷真正的技术突破,比如更安全的AEB、更快的超充,而不是把基础功能换个名字当卖点。

如果所有品牌都忙着给“转向灯”申请专利,行业还怎么进步?

小米汽车的转向灯技术,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智能汽车的潜力,也暴露了营销与创新的边界。

小米转向灯自动关专利引争议,真创新还是过度营销?-有驾

技术升级本无错,但把 “60分优化到70分”吹成 “从0到1 的颠覆”,只会消耗用户 的信任。

毕竟 ,老百姓买 车 不是为了听厂商重新定义 “行业标准”,而 是 为 了 更 安全 、 更 舒心 地抵达目的地。

你觉得 小 米 这 次 算 不 算 “过度 营销”?

你的 车 有 转 向 灯 自动关闭 功 能 吗?

欢迎 评论 区 晒 出 你 的观点!

点赞过1000,下期咱们深扒 “ 车企还有哪些 看似 高 大 上 , 实则早 被 玩烂 的 ‘ 黑 科技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