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新能源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成新目标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央企里的新选手,有何不同?

在中国汽车江湖,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重量级选手”登场——7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官宣“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朱华荣担任董事长,赵非则被提名为总经理。消息一出,汽车圈顿时炸锅,这背后不仅仅是又多了个大号央企,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一盘新棋的落子。

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新能源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成新目标-有驾

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如今再加一个长安汽车集团,三驾马车齐驱。对比之下,地位虽然刚定,但名气、体量都不差。国资委最新央企名录上,长安排名第73,而前辈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名次分别为29、30。不难看出,长安被赋予了冲锋重点——要闯入国际一流,打造全球竞争力。不是简简单单造车小打小闹,而是要拿中国自主技术去和欧美日德巨头掰手腕。

所谓“央企”,听上去就像一块金字招牌,管的是资源、人脉、政策通道。从此以后,长安旗下的资源——不管是长安汽车、辰致科技,还是一众新能源品牌、高端子品牌,都将被锤成一块铁板。目标?朱华荣说得明白:“战略任务是,到2030年整车产销要做到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要占到60%以上,海外销量要超30%。”听起来就是KPI里带着“宇宙大厂”意思——努力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一流。

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新能源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成新目标-有驾

央企的气场不能只停留于会议室口号,得看实际成绩。2024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全球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6.8%。数据虽然构不成“年度奇迹”,但已是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尤其新能源车型半年44.8万辆同比狂涨52.3%,新能源占比超三成。海外市场也不甘示弱,30万辆的销量,同比增幅近五成。至于2025年目标,朱华荣在股东大会上直言:“全年收入要冲3000亿,新能源单项卖百万。”新目标,旧套路,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可没那么松快——想想外资品牌蹲点、造车新势力环伺,没人会让路。

不过,看品牌分拆的表现,倒是极有看头。比如长安启源,今年1-6月销量就挣到14.8万辆,深蓝品牌上半年也交付了12万辆,在6月份时还迈过了总计50万辆的门槛。至于高端市场的阿维塔,也开始小步快跑,6月销量破万,同比翻番,累计数据也在快速爬坡。这些年轻品牌无疑成了长安对外讲故事、拓展新市场的先锋队。一个个新品牌的冲刺,说到底还是在给长安的大盘子添柴加火。

当然,长安的雄心不止步于地面交通。集团计划推进“香格里拉”新能源战略、“北斗天枢”智能化项目,以及全球化“海纳百川”工程,未来甚至要探索飞行汽车、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未来科技”——听起来仿佛是汽车版的“科技树点满”。不管能不能掰倒马斯克,气势要先立住,思路得先铺开。接下来,随着东南亚、中东、欧洲等五大地区市场的开拓,长安要在海外场子抢下一杯羹。

新集团成立,最为外界关注的不只是“牌子亮了”,而是能否真刀真枪地把国内外高压竞争变成自己崛起的跳板。资本市场也在盯着,长安今年比以往更要全方位检验管理层执行力——毕竟新瓶装旧酒容易,真要开局一个猛冲,靠的终究是产品力、技术力,更关键的是企业应变力。毕竟中国汽车工业早已不是“田忌赛马”时代,能力与野心缺一不可。

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新能源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成新目标-有驾

据称,7月30日长安集团将举办首次媒体沟通会,核心管理层会首次全部亮相。下半年业务如何规划?各子品牌如何各显其能?这些,比任何口号都来得实在。在这个剧烈变革又冷静理智的汽车市场,一个崭新的汽车央企,是会成为行业鲶鱼,还是变成巨兽“坐等肥宅”,大家拭目以待。

眼下,对长安来说,世界不是等待他们去定义,而是逼着他们快马加鞭。新牌子只是起点,真正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新能源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成新目标-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