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调智驾升级,新款星纪元ES纯电版竞争力有多强?

星纪元ES是星途汽车手里唯一一张纯电轿车的王牌,也是品牌转型新能源后最关键的棋子。

这台车2023年12月正式开卖时动静不小,官方宣称预售24小时订单破6000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水分比长江水还大。

价格下调智驾升级,新款星纪元ES纯电版竞争力有多强?-有驾

翻开真实销售数据,从2023年12月到2025年4月的一年多时间里,总共才卖出7900台,平均每个月不到700台。

最惨的时候单月销量刚过三位数,2024年10月只卖了127台,连比亚迪汉EV的零头都够不上。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星纪元突然甩出个"王炸"——增程混动版。这车一上市,当月销量直接冲到2373台,4月更是飙到2879台,硬生生在竞争激烈的中大型车市场撕开条口子。有意思的是,增程版上市前,纯电版连续15个月都没摸过千台门槛,增程版上市后直接带飞整个车系。这说明啥?消费者不是不喜欢星纪元ES,而是纯电版的产品定位出了大问题。

价格下调智驾升级,新款星纪元ES纯电版竞争力有多强?-有驾

说到产品定位,星纪元ES纯电版真是把"高不成低不就"演绎得淋漓尽致。起售价19.59万,顶配都快30万了,这个价位消费者要颜值能选极氪007,要智能能看小鹏P7,要性价比比亚迪汉EV直接甩出两米远。更扎心的是,2025款纯电版虽然把8155芯片升级成8295P,副驾零重力座椅全系标配,续航还多了点,但老款标配的HUD、香氛系统、隐私玻璃这些实用配置,现在全成了顶配专属。反观竞品,智界S7用华为生态打天下,小米SU7把智能座舱卷出新高度,星纪元ES的8295P芯片虽然纸面参数漂亮,但车机流畅度和生态丰富度还是差了半截。

不过星纪元团队倒是学聪明了,5月18日推出的新款纯电版玩起了"田忌赛马"。起售价压到18.98万,比老款便宜了1万块,顶配四驱版却涨到26.98万,专门对标极氪007的Ultra版本。这种"低配低价走量,高配技术碾压"的策略挺聪明——18.98万的Pro版标配8295P芯片、23扬声器音响、L2+级辅助驾驶,正好卡在20万级纯电轿车的黄金价位段。但仔细看配置单,激光雷达只在顶配出现,城市NOA智驾要加钱选装,这波操作跟小米SU7的"乞丐版"策略如出一辙。

要说星纪元ES最大的杀手锏,还得是增程版带来的品牌口碑。3月上市的增程版用15.28万起售价,把插混市场搅得天翻地覆。实测1632公里的续航、4.3L的馈电油耗,配上激光雷达和空气悬架,硬生生在15-20万区间杀出条血路。更狠的是,星途把增程版和纯电版打包成"双子星"战略,用增程版的热度给纯电版引流。现在4S店里,销售最爱说的就是:"咱家增程版月销2000多台,纯电版技术更先进,您就放心买!"

不过市场从来不吃这套"亲情牌"。看看中大型车销量榜,星纪元ES虽然挤进前十,但前面站着银河E8、智界S7这些狠角色。5月最新数据显示,星纪元ES纯电版销量还没突破3000台,而增程版已经连续两个月下滑。这说明消费者不是傻子——增程版能火靠的是真金白银的续航和配置,纯电版光靠芯片升级和座椅标配,实在打动不了精明的买家。

价格下调智驾升级,新款星纪元ES纯电版竞争力有多强?-有驾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星途的"卷王方程式":高阶智驾+超长续航+高级底盘+智能座舱,再乘以极致性价比。这套公式在增程版上确实奏效,但套到纯电版就有点水土不服。看看人家极氪007,800V平台+激光雷达+空气悬架直接下探到25万,星纪元ES的Ultra版虽然配置堆料足,但品牌溢价能力跟吉利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更尴尬的是,现在20万级市场流行"冰箱彩电大沙发",星纪元ES却把香氛系统、隐私玻璃这些"面子工程"砍了,反而成了差异化竞争的软肋。

不过换个角度看,星纪元ES的困境也折射出国产新能源车的集体焦虑。当特斯拉Model 3降价到23万,比亚迪汉EV祭出冠军版,所有玩家都在拼价格、拼配置、拼生态。星纪元ES选择在增程赛道突围,看似聪明,实则暴露了品牌定位的摇摆——既想走高端路线,又怕丢了市场份额。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反而让产品失去了棱角。

说到底,星纪元ES的销量困局是个系统工程。产品层面,纯电版和增程版互相抢饭碗;品牌层面,星途的高端形象还没立稳;市场层面,20万级轿车早已杀成红海。但换个思路想,能把增程版卖出月销2000+的成绩,在国产新能源阵营里也算难能可贵。如果接下来能解决纯电版"叫好不叫座"的毛病,把增程版的成功经验复制过来,说不定真能闯出条生路。

最后抛个问题给各位看官:你觉得星纪元ES该继续死磕纯电市场,还是All in增程赛道?是该学比亚迪玩技术下沉,还是学蔚来搞高端圈层?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点赞最高的送星纪元ES车模一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