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圈里最近乱得很,老刘在修理铺蹲着拆Vespa那会儿,还嚷嚷今年进口车掉价不是玩笑。年头到现在,进口的摩托说起来差不多才三万多辆,却出口了破千万,只是报关那账听起来有点唬人。你要是去保税区门口问问登记大姐,能听见“今年拉美那边又装了一大堆车走,翻着增长呢”。拉美和非洲像是赶集,进口几乎被赶成旅游团了,都轮不到欧美那帮老牌。
隔壁群里小张讲,最近他想换台川崎400,跑贸易商那边问又是泰国产,说雅马哈、本田也都是东南亚工厂造的。实际上,那些日式摩托厂早在泰国、印尼搞了生产基地,做出来的车比国内组装便宜点,“你买的不是进口,是扭头绕了一圈”,“这跟进口热闹没啥关系”,修车的牛师傅嘬着牙说,日系在小排量里那叫一个稳,说什么东南亚是摩托王国也不夸张。
一回群里炒冷饭,有人说现在高端欧洲牌子根本卖不出去,去年德系的宝马、杜卡迪什么的,价格腰斩。群里还做表格自测,进口额暴跌超过半,宝马今年到底卖出去几辆谁都说不全。小区新搬来的意大利邻居小Francisco吐槽欧洲牌子贵又挑油,连阿普利亚现在没人理。
你要讲配置,新鲜,雅马哈MAX不算便宜但口碑真心好。骑派说那座椅比杜卡迪舒服,仪表盘还带点特别UI,后尾灯据说是“次世代设计”,但让人啼笑皆非的冷门配置是电子快充模式——用得人没几个,半夜还会亮灯。然而有师傅玩笑“买摩托看快充?你脑子进水啦”......
进口摩托今年均价跌得怪,财会室老蔡摸过账本,说美元账单都跌了。巧是巧在进口多但钱少,看起来高端车进不来,反倒拉动了泰国印尼的中小排量。行业里偷偷说,马上国内还能买到国产返销的宝马KTM,这些牌子其实就是绕保税区一圈,按进口算但还是中国造,只不过贴牌包装走做漂亮。之前没关注,现在数据一出来都得重新算账。
我有一次陪车友去看新VESPA,居然遇到团购跳水行情。销售哥们坏笑,车贵但没人要,大量清仓,跟去年日子水涨船高不一样,他还拉车座说“买这意大利货真得看心情,别指望能值钱。”老客户调侃,进口摩托这行不真是闹腾事,每年都传行内要变天,其实谁骑车谁知道,路上油耗、保养、误区什么的,都是骑出来的。
车友群里还流传个梗,说进口摩托现在算“出口转内销”,一辆宝马沃尔沃可能国内造,回头正经进口回来,账算得让财务头大。师傅打趣“这操作鬼都跟不上”,听上去像疯话,但如今真有不少牌子这样干。有人问关税有优惠不,业内小道消息其实没啥用,品牌自己玩票,纯粹是市场策略。
秋天快到,有群友打算入手二手杜卡迪,说价格砍到骨头。卖家披露维修单,里头有条隐藏的小故障——原厂仪表总成进水容易死机。二手市场这样,进口车价跳水,新手易踩坑,老司机乐得便宜,车圈混日子,没点八卦不成群。
最后说句,去年那辆进口宝马现在住隔壁楼地下库,常年落灰,车主逢年过节才出来遛一圈。旁边的本田CBR250R每天上班路口横着停,车况好到师傅都夸,哪像高配德系进口整天修。大家都乐呵,骑车是真乐,牌子、账本、返销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至于明年啥走向,问群主他只说“过年再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