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汽车行业的新闻真是信息量巨大,几条消息放在一起看,能清晰地感受到整个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里面既有咱们中国品牌带着全新技术和理念发起的猛烈攻势,也有那些国际老牌豪华车企在转型路口上的犹豫和坚持,还有一些企业内部的人事变动和历史回顾,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未来的汽车到底该是什么样?
谁又能在这场大洗牌中笑到最后?
先来看看最引人注目的消息,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M8 EV正式亮相了。
这款车可以说是把当前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就是尺寸够大,车长接近5米2,轴距超过3米1,这个体格在同级别里绝对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直接就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于大空间的核心需求。
但它想做的远不止于大。
外观设计上,纯电版和增程版做了区分,前脸看起来更有未来感。
最关键的技术亮点,是车顶上那个非常显眼的192线激光雷达。
这个东西可不是装饰,它是华为最先进的乾崑ADS 4.0智能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这台车在自动驾驶辅助方面的能力达到了目前行业的顶尖水平,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复杂的城市路况,都能提供非常高的辅助驾驶能力,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车里的配置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一坐进去,贯穿式的三联大屏就扑面而来,科技感十足。
中控台上还有一个叫“星环散射体”的东西,它不光是顶级音响系统的一部分,还是一个能和人语音、灯光互动的AI智能体,让车变得更像一个有生命的伙伴。
更夸张的是,问界M8居然在车里塞进了一套激光投影仪和可升降的幕布,可以直接把后排变成一个移动的私人影院。
这种想法在以前的传统汽车上是不可想象的。
再加上可以让人完全放松的零重力座椅,以及方便连接各种电子设备的磁吸接口,可以说,问界M8在努力营造一种全新的用车场景,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集出行、娱乐、休息于一体的“第三空间”。
动力方面,它用了华为最新的电驱系统,配上宁德时代100度的大电池,最长续航能超过700公里,也基本解决了大家对电动车的里程焦虑。
从37.8万元起的预售价来看,问界M8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用科技和体验上的全面超越,去挑战传统豪华品牌长期占据的市场。
相比之下,日本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就显得有些矛盾和纠结。
他们之前曾经高调宣布,计划到2035年彻底转型为纯电动品牌。
但现在,这个计划被悄悄地淡化了。
原因很简单,市场反馈告诉他们,消费者对雷克萨斯的混合动力系统依然非常信赖和喜爱,这部分业务是他们的根基,不能轻易放弃。
而他们在纯电动车领域的进展,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快。
所以,雷克萨斯选择了一条更稳妥但也更保守的路线:一边继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混动产品线,一边不紧不慢地推进纯电动车的研发。
比如,未来像ES这样的主力轿车,会同时提供混动和纯电两种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这种做法可以满足更广泛的客户群体,降低转型风险,但也可能让他们在纯电动车的竞赛中错失先机。
当中国品牌已经All in电动化,用全新的产品定义和体验快速抢占用户心智时,雷克萨斯的这种“两条腿走路”策略,未来是福是祸,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再看看德国的奥迪,他们的情况就更有意思了。
旗下的高性能旅行车RS6 Avant,是一款已经上市六年的老车型了,按理说产品生命周期已经到了末期,销量应该下滑才对。
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款车在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销量居然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特殊的情怀消费心理。
大家都知道,汽车行业电动化、混动化是大势所趋,就连奥迪自己也确认了,下一代的RS6将会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这意味着,现款搭载纯粹V8发动机的RS6,很可能就是最后一代“原汁原味”的大排量燃油猛兽了。
对于那些钟爱V8发动机浑厚声浪和纯粹机械感的车迷来说,现在就是拥有它的最后机会。
所以,很多人赶在它“绝版”之前下单购买。
这种现象也得益于它的竞争对手,比如奔驰的同级车还没换代,宝马的新M5又变成了混动,更凸显了现款RS6的稀缺性。
一款老车的热销,既是奥迪品牌的荣光,也像是一曲燃油性能车黄金时代的挽歌,让人感慨万千。
如果说产品层面的变化是市场的直接反应,那么企业高层的人事变动则揭示了更深层的战略调整。
英国跑车品牌路特斯最近就经历了一场重要的人事变动,原先负责中国业务的毛京波女士,被任命为路特斯英国及全球运营的负责人。
路特斯虽然是个英国老牌,但现在已经被中国的吉利集团收购。
这次任命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国高管去执掌全球业务,信号非常明确:吉利希望加强对这个品牌的全球控制力,用更高效的中国式管理和市场策略来应对当前的挑战。
毕竟,今年第一季度路特斯销量下滑了四成,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欧美又对中国产电动车设置关税壁垒的大背景下,路特斯必须做出改变。
毛京波女士在奔驰和林肯都取得过巨大的成功,她的上任,被看作是路特斯调整战略、力图扭转局面的关键一步。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宝马的往事,非常值得回味。
今天我们看到宝马的X系列SUV车型,从X1到X7,几乎占据了豪华SUV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宝马最大的利润来源。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20多年前,宝马差点就和整个SUV时代擦肩而过。
上世纪90年代,当SUV在美国市场开始火起来的时候,宝马德国总部的管理层是相当看不上这种车型的,他们觉得这种底盘高、重心高的车,完全违背了宝马品牌所标榜的“驾驶乐趣”。
当时他们想到的办法是,收购了拥有路虎品牌的英国罗孚集团,让路虎去主攻SUV市场,宝马自己则继续专注于轿车。
但当时宝马北美的负责人眼光独到,他看到了奔驰M级等对手的威胁,坚持认为宝马必须拥有自己的SUV。
经过内部激烈的争论,最终,一个创新的想法诞生了:用轿车的平台和技术,去打造一款开起来像轿车的运动型多功能车,也就是后来定义的“SAV”。
这个想法最终催生了1999年上市的第一代宝马X5。
X5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彻底改变了宝马的产品格局和命运。
回过头看,如果当初宝马管理层固执己见,没有批准X5项目,那么今天的宝马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一个关键的战略决策,足以决定一个百年品牌的未来走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