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车主集体退车!小米SU7 Ultra这次真的玩砸了?

从“米粉狂欢”到“信任崩塌”,小米造车遭遇史上最大危机!

今天,超过300名小米SU7 Ultra车主集体要求退车,维权群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作为小米汽车的“顶配旗舰”,售价52.99万的SU7 Ultra上市时被吹爆,如今却因两大争议陷入信任危机。

300+车主集体退车!小米SU7 Ultra这次真的玩砸了?-有驾

争议一:4.2万的碳纤维盖子,竟是个“装饰品”?

问题核心: 车主们花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曝功能缩水。

• 宣传VS实际: 雷军曾强调这款机盖能“导流散热”“复刻赛道空气动力学”,但实际测试显示,其通风口几乎无气流通过,拆解后发现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差异极小。有车主调侃:“4.2万买了个贴纸!”

• 补偿方案遭炮轰: 小米提出改配铝盖或赠送2万积分(约2000元),但车主认为“补偿不到选装价的5%”,且改配需重新排队数月。

争议二:1548匹马力被“阉割”,解锁还得考赛道证?

离谱操作: 4月底,小米通过OTA将车辆马力限制至900匹,解锁需在指定赛道刷出官方成绩(如浙赛1分46秒)。 • 车主怒了: “53万买的车,性能还要考试解锁?”尤其对没有赛道的城市用户而言,这波操作直接被吐槽为“智商税”。

小米的回应,为何越描越黑?

面对舆论压力,小米虽致歉并暂停争议功能,但态度被指“敷衍”:

• 补偿诚意不足: 2万积分被批“打发叫花子”,车主直言:“我们缺的是2000块?我们要的是功能兑现!”

• 高管沉默引质疑: 雷军今早发博称“过去一个月最艰难”,却未直接回应退车诉求,被网友吐槽“打感情牌”。

新势力造车的“流量陷阱”

技术落地“翻车”: 赛道技术只模仿了个样子,过度营销导致反噬品牌。

用户运营“傲慢”: OTA擅自改性能、补偿方案脱离用户核心诉求,暴露出科技公司跨界造车的经验缺失。

更扎心的是,国家质量监督媒体最新榜单显示,小米SU7一季度质量排名垫底,这对高端形象无疑是致命打击。

眼下,SU7 Ultra的退车风波已不是个案,而是新势力造车的缩影——流量能带来订单,但只有产品力和诚信才能留住用户。对于小米,当务之急是拿出更务实的解决方案。

毕竟,车圈不是手机圈,安全与信任,从来不容试错。

互动话题: 你觉得小米该不该给车主退车?评论区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