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温暴晒的露天停车场,到盐分超标的沿海涉水路段,再到坑洼不平的山区道路,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极端环境。这些环境对电池的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如何让电池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成为衡量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准。领克10 EM-P金砖电池通过一系列针对极端环境的严苛测试,用实际数据证明了其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极端高温环境测试中,领克10 EM-P金砖电池面临的挑战远超日常用车场景。测试人员将电池包置于40℃环境中静置12小时,模拟车辆长时间暴晒后的状态。随后,测试人员对电池进行全工况充放电测试:高倍率快充模拟着急补能时的极限场景,低倍率慢充还原夜间充电状态,即便在这样的极端高温预处理后,电池在所有工况下的效率均保持稳定,彻底打破了“高温必影响电池性能”的固有认知。
支撑这一表现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的“双重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并非单纯依赖散热,而是从“阻热+控热”双维度应对极端高温:冷板上下表面涂覆的绝缘涂层,可耐受300℃高温达30分钟,能有效阻挡外部高温侵入电池内部;电芯间的航空级超薄热阻隔材料,能减少电芯工作时的热量传递,避免局部高温聚集;同时,“八维防护设计”中的吸热组件与快速冷却功能协同工作,主动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安全区间,确保极端高温下电池始终“冷静运行”。
在极端涉水环境测试中,金砖电池面临的是接近海水的高盐腐蚀挑战。中汽研新能源检验中心的测试中,满电状态的电池包被投入含3.5%盐分的泥水中浸泡48小时——3.5%的盐分浓度与海水相当,腐蚀性远高于普通雨水,且测试全程保持电池带电,完全模拟沿海地区车辆涉水时的极端场景。测试结果显示,电池包的绝缘阻值完全符合安全标准,无任何进水痕迹,也不存在腐蚀迹象,这一成绩得益于“五重防护”密封设计与抗腐蚀材料的协同,密封性能超国标48倍,能有效阻挡高盐泥水侵入。
在极端颠簸刮擦环境测试中,金砖电池应对的是远超日常路况的冲击挑战。整车连续刮底测试中,电池包以37km/h的速度刮过直径150mm的钢制圆球,远超日常坑洼路段的碎石或凸起,模拟了山区或施工路段的极端刮擦场景。测试后,电池包无任何结构变形,电芯也完好无损,没有出现接触不良或性能损伤。
更值得关注的是,金砖电池在极端热失控场景下的应对能力。行业首次“电池包带电多点触发热失控安全测试”中,两支6mm一字型钨钢针以1mm/s速度刺入电池包至76.41mm,模拟电池被尖锐物体穿刺的极端场景,触发电芯热失控。此时,电池系统立即启动极端风险应对机制:防爆阀主动开启释放压力,四门解锁弹出门把手,车内大屏与车外双闪、提示声同步预警,1秒内推送云端报警与APP提醒;热失控后,系统主动控制风险扩散,乘员舱无明火,烟气浓度、CO浓度远低于标准,24小时后舱温降至室温且无复燃风险,为人员撤离留出充足时间。
即将于9月8日在宁波上市的领克10 EM-P,是领克品牌全系四驱的混动旗舰轿车。它不仅有高颜值外观与豪华内饰的品质感,更凭借金砖电池的硬核实力,将“全域安全”理念落到实处,各项安全测试数据都极具说服力。注重行车安全且追求高品质出行的消费者,提前到线下门店体验,就能亲身感受其安全与质感的双重优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