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为啥总让人纠结?价格战打得这么凶,到底图个啥?最近逛4S店的朋友肯定发现了,销售顾问报价时手都在抖。这不单是汽车行业的事,隔壁卖电视的、卖手机的,哪个不是赔本赚吆喝?
说到底还是抢饭吃的人太多了。去年新能源车企一口气冒出二十多个新牌子,卖家电的直播间里九块九包邮都敢喊。但最要命的是,现在年轻人掏钱前要把计算器按冒烟。调查显示,七成买车人最先问的不是性能,而是"能便宜多少"。有个在奔驰4S店干十年的老销售偷偷说,现在客户砍价都带着Excel表格来,连上牌费都要抹零头。
不过要说30-40万这个档,我倒觉得油车还是香。就拿刚降价15万的奔驰E级来说,立标版往公司门口一停,客户立马觉得你这人靠谱。大标版更绝,中网那些闪闪发亮的镀铬条,晚上约姑娘吃饭都不用订米其林。有个95后程序员上个月刚提车,说每天下班坐进驾驶舱,打开那64色氛围灯,比打游戏氪金还解压。
这车最狠的是把"坐奔驰"三个字玩明白了。后排座椅跟头等舱似的,柏林之声音响一开,周杰伦的《晴天》能听出演唱会效果。但设计师可能没想过五人满座的场景,后排中间那个鼓包,身高超过1米7的人就得劈叉坐着。有个网约车司机吐槽,接了个长途单,四个乘客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坐中间,最后输了的姑娘全程蹲着。
现在入门款204马力的版本,落地价居然能压到35万以内。有个汽修店老板拆过这车,说那套多连杆悬架用的铝合金材料,比某些新能源车的铁片子厚道多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四驱版本油耗能跑到9个多,加油站小哥见了都问是不是改过ECU。
说到新能源车,现在买确实像抽盲盒。我表弟上个月提的某新势力,官方标称600公里续航,实际开空调跑高速直接打六折。反观奔驰E级这油箱,加满能跑小一千公里,服务区根本不用排队等充电桩。有个跑长途的婚庆车队队长算过账,用纯电车接单光充电时间就少赚三分之一。
现在这行情,买油车就像捡漏。等五年后固态电池普及了,充电桩跟便利店一样多,再换新能源也不迟。你们发现没有,最近豪车4S店的咖啡都比以前好喝了?听说是因为生意冷清,经理把预算全砸在客户体验上了。所以问题来了,当车企都在赔钱卖车时,到底谁在偷偷数钱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