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3禁2清退",惩罚明确了

老铁们,这个9月真是不平静啊!电动车圈刚传出大消息——新一轮严管风暴即将登场。看着朋友圈里一堆人在转发"3禁2淘汰"的消息,我也是心情五味杂陈。毕竟,作为一个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的打工人,这事儿关系到咱们所有人的钱包和出行。
今儿个就跟大家掰扯掰扯,9月1日即将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到底给咱带来了什么变化。话说回来,这次可真是动了真格的——不光是电动自行车,连摩托车、三轮车都被拉进了整治范围。
新国标来了,这次玩真的
说起这个新国标,那可真是憋了好大一招。使用铅蓄电池车型的重量限制放宽至63kg,听起来似乎是好消息?别高兴太早!人家这是"先给甜头,再来重拳"的套路。
最要命的是什么?最高设计车速仍然维持2018版标准中有关规定,即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这下那些改装店老板估计要哭了——以前花50块钱"解锁飙车"的好日子彻底结束了。
更狠的是,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总车质量的5.5%。这一条直接把市面上一大批"塑料感"十足的车型给淘汰了。还有那个安装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我的天,这是要把咱们的小电驴都变成"监控车"啊!
"3禁止"让违法车辆无处遁形
第一禁:无牌无证车辆彻底凉凉
现在路上那些挂着破旧牌照,甚至干脆不挂牌的车,9月1日之后就别想再上路了。交警叔叔这次是动真格的——福建莆田已行动,严查无牌车、无证驾驶,电动摩托车持C1照上路按"无证驾驶摩托车"处罚,最高可拘15天。
想想也是,现在电动车都得实名制了,那些想钻空子的人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绿牌、蓝牌、黄牌,该挂什么挂什么,别再抱侥幸心理了。

第二禁:改装加装行为重拳出击
夏天到了,不少骑手都想给车子装个遮阳伞啥的。但现在不行了!改电机功率(>400W)、拆限速器(>25km/h)、加装遮阳伞或尾箱,全属违法。交警看见一个拆一个,绝不手软。
特别是那些外卖小哥,为了多跑几单,总想着提提速度。现在可好,新规明确:禁止剪线跳线改功能,电压超标自动断电,连物联网远程破解的路子都给堵死。改装店老板真的要考虑转行卖头盔了!
第三禁:假牌套牌车辆严厉打击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假牌套牌本来就是违法行为。现在处罚力度更大了——珠海斗门某商家因售卖预改装车被立案,车主连带扣车。看到没,连卖家都不放过,更别说买家了。
想想那些图便宜买了套牌车的朋友,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罚款2000-5000不说,车还得被扣留,这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淘汰"直击车辆本质问题
第一淘汰:非标电动车末日来临
9月1日后,旧车禁售;12月1日起,未售库存强制退市。这下那些还在观望的朋友可要抓紧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特别是那些三轮车、四轮车,很多都是非标产品。现在各地的过渡期陆续结束,再不换车就真的没机会了。就像江西抚州那边,8月31日过渡期结束,9月1日起所有非标车不得上路。

第二淘汰:报废车辆强制清退
这个其实也好理解,超过使用年限的车本来就存在安全隐患。新标准中明确应在产品铭牌、合格证上标明建议使用年限,以后买车的时候可得看清楚了。
想想也是,开了十几年的老车,电池也不行了,刹车也软了,还硬要上路,这不是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吗?
各地动作频频,执法力度空前
广州那边更是雷厉风行,9月1日起实施两大新政策,对电动车牌照进行明确规范,外卖、快递、环卫等各类专用车型都有了明确的管理要求。
最让人头疼的是载人问题。电动自行车限载1名12岁以下儿童(6岁以下强制安全座椅);电摩限载1名成人;三轮车严禁载客。以前那种一家三口挤一辆车的画面,恐怕再也看不到了。
电池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这次新规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对电池安全的重视了。电池组唯一编码绑定整车,想偷换大容量电池?门儿都没有!充电器也得和电池"对暗号",不匹配的直接拒充。
那些9块9包邮的劣质充电器,终于要退出江湖了。说实话,这两年因为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确实太多了,新规这波操作,确实可以说是"保命神器"。

买新车要注意啥?
如果你正打算换车,有几个关键点一定要记住:
首先,9月1日后买新车,认准GB17761-2024标准和15位整车编码,缺一不可。有商家跟你说"这是最新款国标车",你就让他掏出说明书对编号,假的当场举报!
其次,重量限制放宽到63公斤虽然是好事,但别因此就觉得可以随便改装。新规在防篡改方面的要求更严了,一旦被查到改装,那就是罚款扣车没商量。
最后,选择有品牌保障的正规厂家产品。雅迪、爱玛、九号等品牌旧国标车7月起全网下架,厂家产线全面转向新国标车。这些大厂的产品至少在合规性上有保障。
结语
说实话,看到这些新规定,我的心情也是挺复杂的。一方面,确实需要规范管理,保障大家的安全;另一方面,作为普通用户,我们的选择空间也确实变小了。
但不管怎么说,安全第一这个道理咱们都懂。与其抱怨规定太严,不如早点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毕竟,谁都不想看到因为安全隐患导致的悲剧再次发生。
你们觉得这次的新规是太严了,还是确实有必要?家里的电动车踩中雷区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还能互相提个醒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