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A5L:豪华运动轿车的细节与日常
那天在小区门口,老王又跟我唠起他那台A5L,说实话,这车刚出来的时候我还真没太放在心上。后来有次朋友聚会,他把车开过来,大家伙儿围着转了好几圈——前脸那个六边形蜂窝格栅配上银色饰条,远看近看都挺扎眼。还有那发光四环Logo,晚上亮起来比楼下便利店招牌还显眼。听说现在先享礼遇价是25万多到28万多点,比以前便宜不少。
其实这两年买中型豪华轿车的人越来越挑剔,不光看动力、外观,还非得琢磨智能配置和舒适体验。我哥们儿阿斌就是冲着A5L的灯去的——LED大灯能自定义灯语,他女朋友生日当天用“Happy Bday”给她整了一溜图案,在地库里晃悠半天,被保安误以为哪家婚庆公司来了。
侧面线条很顺溜,那种溜背造型一开始有人嫌不够商务,但坐进去才知道后排空间真不憋屈。4908mm长、2969mm轴距,我1米83坐后排腿还能伸直。有意思的是,有个冷门小配置:副驾座椅可以直接通过后排调节,这功能群里有兄弟说带娃出行特别方便,不用再麻烦主驾驶帮忙挪座位。
轮毂熏黑加红卡钳,看着就运动味十足,不过维修师傅老郑吐槽过一次,说换卡钳颜色可得提前预约,一般4S备货不全。他还提了句导风槽下面藏着激光雷达,说以后要洗车注意别拿高压水枪对准那里,“容易进水报警,到时候你哭都来不及。”
尾部贯穿式OLED尾灯夜里特醒目,小鸭尾设计据说能减少气流干扰,提高高速稳定性。这点我是信的,上回走沪宁高速120码巡航,比我之前开的老Q3稳当多了。不过双边排气装饰,其实左边才是真正出气口,右边纯装饰件,这事儿销售顾问无意间聊漏嘴,我当时差点笑喷。
内饰部分倒是让人舒服,大屏幕双联曲面悬浮感强烈,用起来手感也不错。有个电子滑块换挡,新鲜归新鲜,但第一次摸还是找不到手感。我老婆每次停车都怕挂错档,总念叨“还是物理挡把踏实”。方向盘平底三幅样式握感厚实,高速变道时候感觉比同级宝马轻巧些(当然这个见仁见智)。
软包座椅支持通风加热按摩,全家冬天自驾去崇明岛,一路开下来屁股一点没酸痛。我觉得最骚的是128色氛围灯,可以玩花样搭配,每次载人都会被问怎么调颜色。但氛围灯亮度最大时反而影响夜间视线,有群友建议晚上最好只留脚部柔光就行。
空间方面不用担心,就算五个人满载也不会拥挤,只不过中央地板略微隆起,高个子坐中间多少有点委屈。储物空间一般,中控杯架放大瓶矿泉水容易顶到空调旋钮,是个小瑕疵吧。不过后备箱挺深,两只20寸行李箱轻松塞下,还有隐藏挂钩,据说专为上海地区爱买菜的大妈设计(这八卦听谁讲的不记得了)。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算是一绝,有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技术,全场景辅助啥都有。据修理厂张师傅讲,现在城市无图领航基本能实现,“但别太迷信自动刹停,该踩刹车还是自己来。”他还提醒自动泊车虽然灵敏,可遇到地下室反射干扰偶尔识别失误,上个月隔壁邻居就撞掉一个停车场立柱警示贴纸,还被物业扣分了……
安全方面主被动都有保障,多气囊、高强度钢材这些都是标配。有一次微信群聊,一个江苏盐城的小伙伴分享亲身经历——追尾事故发生时侧帘气囊弹出,把头磕伤降到了最低。他事后专门跑4S查结构,说确实吸收冲击做得不错,就是修复费用肉疼,好在保险赔付快。
动力嘛,目前2.0T版本150kW马力,对市区通勤绰绰有余,要想刺激一点切运动模式油门响应明显更积极。当然ECO模式下油耗低一些,不过发动机声音会闷闷的,有人觉得像拖拉机,也有人习惯这种静谧。不少老司机喜欢quattro四驱版本,下雨天或者跑山路底盘更服帖,据某论坛版主测评湿滑路段抓地力提升明显,就是维修成本高于普通前驱车型,所以预算有限的话要考虑清楚养护费用问题。这也是很多二手市场卖家提前说明的一项内容——毕竟quattro系统保养周期短则一年一检,否则容易出现异响或分动箱渗油之类的小毛病。(顺嘴插一句:坊间传闻北方冬季quattro表现优于南方潮湿环境)
竞争层面,经常和宝马3系、奔驰C级掰手腕,但不少用户反馈A5L胜在智能化和乘坐舒适度。同级车型普遍轴距短一点,所以奥迪这款确实讨好了家庭用户;不过宝马操控粉丝总觉得方向虚位大,其它品牌党又吐槽音响效果一般,各有所好吧。这年头选什么都难免纠结,不如试驾完再决定。
最后补充两个冷知识。一是2024款开始取消了一些原本鸡肋的小配置,比如烟灰缸套件,据销售解释“环保趋势”,实际上一堆老烟民客户抱怨没地方弹烟灰;二是新出的蓝牙钥匙功能可以临时授权给亲友使用App解锁车辆,对于租赁或借用需求比较友好,只不过操作流程稍繁琐,新司机上手慢慢摸索就是了……
哦对,上周末送媳妇去浦东机场,她落东西忘带手机,我临时靠蓝牙钥匙远程开锁进屋取包,再赶回机场刚好赶上登机时间。当晚发朋友圈,她闺蜜评论:“买奥迪值!”其实值不值只有自己知道,用久自然明白其中滋味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