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

最近身边有这么个事儿,挺值得聊聊的。

有个认识多年的朋友,开了快二十年的老马自达6,跑了三十二万公里,车况依然硬朗,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这车也该到退休的年纪了。

于是,他就开始看车。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这年头看车,第一站基本都是新能源,他也不能免俗,从电车看到混动,里里外外转了个遍。

后来又觉得燃油车还是放不下,回头又去看油车,甚至连沃尔沃S60都谈到了一个非常诱人的价格,眼看就要拍板了。

可谁都没想到,他最后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原点,提了辆马自达,还是一台很多人可能都没怎么听说过的CX-50。

这事儿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现在这个电车恨不得把油车按在地上摩擦的时代,像马自达CX-50这种特点鲜明、但又有点“不合时宜”的燃油车,它的路到底还能走多远?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那些坚持选择它的人,图的又是什么呢?

咱们先得搞清楚,这台马自达CX-50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它跟我们熟悉的马自达CX-5虽然名字像,但风格完全不同。

这车最早是马自达给北美市场设计的,那边地广人稀,大家喜欢开车去郊外玩,所以CX-50的设计就带了点“野味儿”,官方管这叫“轻越野”。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你看它的样子就明白了,车头比一般的城市SUV要高昂一些,看着更有气势,不像传统马自达那样低趴着,好像随时要冲出去。

车身周围,特别是轮眉那一圈,都用了很粗的黑色防刮塑料包裹,前后保险杠下面还有银色的护板,这些细节都在告诉你:我不怕走烂路。

长安马自达把它拿到国内生产后,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针对中国的路况把底盘调得更扎实了一些。

从外观上看,这台车的设计确实是马自达的强项。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经典的“魂动”设计语言还在,车灯像一对犀利的鹰眼,炯炯有神,配上那个大尺寸的熏黑中网,确实比同门兄弟CX-5看起来要硬朗、霸气不少。

车身侧面的比例也很协调,长长的车头配上一个几乎垂直的尾门,有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感。

可以说,在颜值这块,CX-50在同价位的合资SUV里,绝对是能排得上号的。

但是,当你坐进车里,那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就来了。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在2024年的今天,几乎所有的新车都在比谁的屏幕更大、谁的语音助手更智能,而CX-50的内饰,会让你感觉一下子回到了五六年前。

中控台上那个屏幕,尺寸确实不大,跟现在动不动就十几寸甚至几十寸的大连屏比起来,显得有些“袖珍”。

仪表盘也是传统的指针加一小块液晶屏的组合,设计非常简洁。

整个内饰的设计思路,突出一个“素”字,马自达把他们认为驾驶时用不上的花哨功能全都拿掉了,只保留最核心的物理按键和旋钮。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这种风格有人很喜欢,觉得清爽、不分心,是一种“少即是多”的美学。

但对于大多数被“冰箱彩电大沙发”熏陶惯了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设计可能就直接跟“简陋”、“落后”、“没科技感”划等号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套内饰的用料和做工还是不错的,多种材质拼接在一起,质感并不廉价。

而且得益于2815毫米的轴距,它的后排空间在马自达家族里算是比较宽敞的,坐人完全没问题,不像以前大家总调侃的“马自达不考虑后排乘客”。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聊马自达,最终的核心还是要落到“开起来怎么样”这个问题上。

这恰恰是CX-50最精华,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我朋友买的是2.5升自然吸气版本,这套动力系统可以说是马自达的“镇店之宝”。

一台2.5升的创驰蓝天发动机,配上一台马自达自己精心调校的6AT自动变速箱。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在周围全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时代,这种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本身就是一种稀有品。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动力输出非常线性、平顺。

你油门踩下去多少,车就给你多少回应,整个加速过程如丝般顺滑,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那种突然一下的爆发,也没有一些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堵车时可能出现的顿挫。

那台6AT变速箱也特别“聪明”,它好像能读懂你的心思,你想超车深踩油门,它会毫不犹豫地降挡,把发动机转速拉高,让你获得足够的动力;当你平稳驾驶时,它又会积极升挡,让发动机保持在很低的转速来省油。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这种人与机器之间默契的配合,就是马自达一直标榜的“人马合一”的精髓。

对于喜欢开车的人来说,这种纯粹的机械沟通感,是很多靠电脑程序模拟出来的新能源车给不了的。

当然,有优点就有缺点。

这套动力总成成本不低,所以马自达不得不在别的地方把钱省回来。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最大的槽点,就是它的后悬架用的是“扭力梁”非独立悬架。

在汽车圈里,这算是一个比较基础的结构,而CX-50这个价位和级别的车,大多数竞争对手用的都是成本更高、理论上舒适性和操控性更好的“多连杆”独立悬架。

这就成了一个很矛盾的点:一台把驾驶乐趣作为头号卖点的车,却在最关键的底盘硬件上用了“减配”的方案。

虽然马自达的工程师肯定在这根“扭力梁”上下了很大功夫去调校,让它的表现尽量接近独立悬架,但在很多人心里,这始终是个过不去的坎。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实际开起来,CX-50的底盘感觉非常硬朗、紧绷,路感很清晰,过弯的时候支撑性也很好,确实是运动风格的调校。

但经过一些颠簸路面或者减速带时,后排的弹跳就会比较明显,舒适性打了折扣。

再加上马自达一贯不太在意的隔音,车开快了之后,风噪和路噪都会比较明显。

所以,这台车开着很爽,但坐着可能就没那么舒服了。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所以你看,马自达CX-50就是这么一台优缺点都极其分明的车。

它有着出众的外观设计、一套堪称经典的动力系统和一流的驾驶乐趣。

但同时,它又有着落后于时代的内饰科技、为了成本而妥协的底盘硬件和相对一般的乘坐舒适性。

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它就像一个偏科生,强项很强,弱项也很弱。

试驾马自达CX-50:小众燃油车真不行了?实测结果让人意外!-有驾

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款人见人爱的“爆款”车型。

它的目标客户,就是像我那位朋友一样,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他们可能不在乎车里有没有大屏幕,不追求极致的安静和舒适,他们买车,就是为了享受驾驶本身带来的那种最原始、最纯粹的快乐。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CX-50的缺点他们可以接受,而它的优点,恰恰是其他车给不了的。

这就是它在夹缝中生存的逻辑:用极致的个性和驾驶感,去吸引那一小部分忠实的拥趸。

只是,在这个越来越看重全面性、越来越追求舒适和科技的时代,这样的小众之路,还能走多久,确实是个未知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