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趟高速彻底醒悟:白车和黑车差距真不是一般大!老司机劝你看清再选
上周跑了趟四百多公里的高速,到家后我跟身边朋友感慨:以前选车只看颜色好不好看,真是太天真了!白车和黑车在高速上的表现,从安全到花钱多少,差得简直是天翻地覆。正在纠结选车颜色的朋友,今天这篇实打实用车干货,一定要看到最后,保准帮你避坑!
一、高速安全第一:白车的“显眼”是真救命
高速上最要命的就是“看不见”,车速随便就到100多公里,一秒钟就窜出去快30米,能不能被其他司机及时发现,直接决定了行车安全。这方面白车的优势,说“降维打击”都不夸张。
白车反光性特别强,不管是大太阳暴晒的晴天,还是灰蒙蒙的阴天,都像个“移动的反光板”,前车后车老远就能注意到它的位置。就拿并线来说,旁边车道要是辆白车,你扫一眼后视镜就清清楚楚;可要是黑车,就得格外留心才能看清。
黑车在这方面就太吃亏了,尤其是傍晚天刚擦黑,或者夜间跑高速,简直就是“隐形高手”。黑色跟夜色、路面颜色太接近,对方司机稍微分点神刷个导航,就可能没注意到黑车,等反应过来想踩刹车,距离早就不够了。
我这次高速就遇到过惊险一幕:傍晚跟在一辆黑车后面,前车突然减速避让障碍物,我愣是晚了半秒才反应过来,急刹时ABS都踩出来了,吓得后背全是汗。后来换成跟在一辆白车后面,视线立马清晰不少,心里踏实多了。
二、耐脏性大反转:黑车才是“洗车刺客”
以前我一直觉得“黑车耐脏,落灰看不出来”,跑过几次高速后,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高速上的灰尘、小虫子尸体,还有大车溅起来的泥点,简直是车的“天敌”。可这些脏东西落在白车上,远看基本没啥感觉,就算凑近了看,也只是淡淡的一层,凑活着开一周再洗完全没问题。
黑车就不一样了,简直自带“放大镜效果”。一点灰尘落在上面,就会形成明显的灰白印子;小虫子尸体粘在车身上,黑乎乎的一大片特别扎眼;要是遇到点小雨,泥水溅上去,车身上全是花斑,看着跟刚从泥地里开出来似的。我朋友开的就是黑车,每次跑高速回来必洗车,不然停在小区停车场都觉得尴尬。算下来,他一年的洗车钱,比我开白车多花了快五百块,真是养车的“隐形开销”。
三、夏天用车体验:黑车能热到“怀疑人生”
南方的朋友对这点肯定深有体会,夏天把车停在太阳底下,白车和黑车的车内温度能差出10度以上。白车能反射大部分阳光,就算晒两三个小时,开门时虽然也热,但至少能忍住坐进去;黑车就是个“巨型吸热板”,阳光照在车身上全被吸进去了,车内温度能飙到60多度,方向盘烫得不敢直接摸,真皮座椅坐上去跟“烙饼”似的,必须开着空调吹10多分钟才能坐人。
更费钱的是能耗,黑车夏天开空调得一直调最大档,油耗(或电耗)比白车高不少。我做过一次测试,夏天跑同样的高速路程,我同事的黑车比我的白车多耗了近1个油。要是每天通勤来回几十公里,一个夏天下来,光油钱就得多花好几百。而且高温还会加速内饰老化,黑车的塑料件、真皮座椅,比白车更容易开裂褪色,长期下来养车成本又高了一截。
四、保值率藏玄机:白车卖二手更值钱
要是你打算开三五年就换车,选对颜色能多卖不少钱。我认识个二手车商朋友,他跟我说:同型号、同年份、同车况的车,白车比黑车至少多卖5%。为啥?因为白车受众面广,不管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中年家庭用户都能接受,而且白色显新,就算有点小划痕也不明显;黑车虽然看着沉稳大气,但更适合商务场景,个人买家没那么感冒,转手的时候自然没那么吃香。我表哥去年卖车就是例子,他的白车比同期同配置的黑车,足足多卖了八千块,这笔钱够做两次全车保养了。
五、心理感受:跑高速白车更让人放松
这点虽然没法用数据衡量,但开多了就能明显感觉到。高速驾驶本身就容易疲劳,白车颜色明亮清爽,盯着开车的时候,视觉上不会有压抑感,长时间开下来没那么累;黑车颜色偏厚重,尤其是晚上跑高速,周围环境本来就暗,盯着黑车内饰久了,很容易产生沉闷感,反而更费精神。我身边好几个开黑车的朋友都跟我说,跑长途超过3小时,就觉得比开白车累多了,得频繁进服务区休息。
当然不是说黑车不好,它的沉稳质感在商务场合确实很有面,要是经常用于商务接待,黑车绝对是首选。但要是咱们普通家庭用,平时还经常跑高速,白车在安全、养车成本、实用性上,确实更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选车颜色说到底还是看自己的核心需求,不用盲目跟风。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开的是白车还是黑车?跑高速时有没有遇到过因为颜色带来的小插曲?或者你选车时,是更看重颜值还是实用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给纠结选颜色的朋友支支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