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当我看到池州平天湖风景区要发100万汽车消费券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看了看日历,确认今天不是愚人节。
100万。
不装了,摊牌了,这已经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了,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姿态,一种充满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行为艺术。
现在的车市是什么?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车企们为了活下去,降价跟不要钱一样,动不动就是优惠几万,送终身质保,恨不得把老板本人都打包送给你。大家都在掀桌子,你把我的碗打了,我就把你的厨房点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在这种背景下,100万,扔进这个血肉磨盘里,那是什么概念?
那不是闪电战,那是给哥斯拉挠痒痒。
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核心算法,生怕是维度计算出了错。这100万,分摊到一个偌大的池州,再分摊到茫茫多的购车人头上,最后到你手里能有几个钢镚?
我们来看看标准,新能源车,20万以上,顶格补贴6000块。
6000块。
你觉得一个花20多万买车的人,会在乎这6000块吗?会因为这6000块,就把原本想买的比亚迪换成吉利,或者把特斯拉换成小鹏吗?
不会的。
因为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就算补贴他6万,他该买还是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对于那些极致的性价比战士,他们早就把各大车企的优惠政策背得滚瓜烂熟,哪个4S店的销售顾问几点钟上厕所他都清楚,这6000块的补贴,无非是让他原本复杂的计算公式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参数。
所以这钱的意义在哪?
它的核心价值不是经济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给那些还在犹豫的消费者一个临门一脚的借口,给4S店这个修仙门派的销售们一个撬开你钱包的杠杆。
“哥,你看,政府都补贴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就是历史最低点,抄底的最好时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你看,话术都给你想好了。
这6000块,就是那个放大你占便宜心理的压缩毛巾。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这100万比作压缩毛巾可能有点侮辱毛巾了,毛巾好歹真的能变大。
然后,我们再来看这个申报流程。
这才是典中典。
身份证、购车合同、发票、行驶证……一大堆东西要上传,而且时间都给你卡得死死的。因为国庆假期,你连行驶证都办不下来,得先用交强险凭证代替,事后还得补。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种需要上传一堆资料,还要打印复印件,再跑去线下交给商会的活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算了。
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比这几千块钱重要。
就这么点钱,搞这么复杂,有意思吗?!
当然有意思。
你以为这个流程是设计给谁的?不是给我这种懒人的,是设计给那些时间不值钱,但精力旺盛的“天选打工人”的。这套流程本质上就是一个筛选器,一个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能走完这套流程,最后把钱拿到手的,都是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勇士。
这就像修仙小说里的宗门入门考核,第一关测灵根,第二关走登云梯,第三关打心魔。你以为是在发福利?其实是在选拔人才。
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隐藏的门槛。上传资料,会刷掉一批眼神不好的。线下提交,会刷掉一批腿脚不便的。时间限制,会刷掉一批拖延症晚期的。
最后,100万额度,可能根本都用不完,但活动看起来办得红红火火,KPI完成了,大家皆大欢喜。
说真的,我最近在琢磨,买个二手的老头乐是不是才是城市通勤的终极答案。可惜不让上牌。
当然,我们不能这么犬儒。对于有些朋友来说,买车就是差那么临门一脚,这几千块钱,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反面,是把骆驼扶起来的那根仙草。它确实能让一些家庭的购车计划提前。
但从整个市场的宏大叙事来看,这种补贴就是一场“不务正业”的烟花秀。它试图用一种非常古典、非常体面的方式,去干预一个已经彻底“发疯”的市场。
真正的玩家是怎么玩的?是直接掀桌子。是直接把价格打到所有人都没利润,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发优惠券,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都没得吃,只能来我这里领压缩饼干。
所以你看,这事的本质,就不是为了让你舒舒服服把钱领了。它的核心奥义是:让你觉得你凭本事,从一个极其复杂的、反人类的系统里,抠出了一笔钱。这种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就感,远比钱本身更重要。这是一种精神上的PUA,而且你还觉得挺爽。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