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饭,饭桌上老王又聊起要换车的事。他手里的那辆16年款RAV4已经陪了他快八年,油耗一如既往地“友善”,不过最近开着总觉得跟隔壁新买的腾势N7比起来,味道变了些。小区微信群里,车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说现在花二十来万买日系还稳不稳。当时维修师傅老杜也顺嘴说了句:“就现在这市场,雅阁、CRV也就图个没毛病罢了,啥智能化、啥电气化,全靠边站。”
满打满算,上半年丰田在中国卖出将近84万台。数据还挺好看的,表面上像是起势,其实老王翻了个白眼:“2021年丰田跟坐火箭一样,年销快200万呢。现在三年过去,少了小半截,算啥?”邻居廖师傅插嘴:“本田更惨,21年还叫得响,现在上半年只剩30来万。日产也矮了个头,基本就剩下60、70万,声儿都没了。”日系阵营里,凯美瑞、雅阁牌子还是在,但不少其他品牌实在是慢慢淡出了圈子,说错话都没人纠正。
有些人琢磨,总觉得政策的问题。补贴那事,听说新能源报废补2万,普通燃油也能搔到1万五,其实也就差个五千块。群里有朋友吐槽:“买车优惠随手三五万,现在都常规操作了,哪有补贴那么大劲?卖不动怪那点钱真扯。”至于限牌限行,全国才多少个真卡新能源牌的城市,数来数去,也就北上广这一撮。真把责任推给政策,恐怕谁都不服气。
说穿了,问题还不是在这些头上。日系的老优势,最近几年不灵了。以前大家说这几款车,图个啥?其实不打眼——省油、耐造。老王的那台RAV4,保养就换机油和滤芯,用得踏实,能熬个十年八年没毛病。群友明哥中肯:“那几年油涨得吓人,美系德系修车又贵,日系省心省油才站了头。谁家不是花点小钱,换个车钱还省了点。”那会儿,全国卖四辆,有一辆一定是日系。
时间到了2020,车市一夜变天。特斯拉Model 3降到二十万上下,电动车一下冒头,开在马路上再也不用回头瞅。政策这一波带劲,补贴、积分、牌照,全方位“照顾”电车。德系开始捣鼓纯电平台,美国牌子直接玩命降价,本地品牌一窝蜂地冲出去。日系呢,丰田高管还喊“混动才是王道”。错过窗口期,结果别人卷智能、卷续航、卷快充,日系的主打配置还卡在1.5T+CVT上“优化”,宣传混动省油。
到了2022年,比亚迪插混系直接把插混卖到了一百多万台,DM-i技术群里小王仔体验道:“亏电油耗三升多,电驱结构简单,用两年只换过一次冷却液,还能绿牌进城区。”日系老汉们说“省油”还能撑多久?智能化如今也是大坑,CR-V的中控和我爸的翻盖手机一样,导航卡插反了压根开不了。国产电车的车机,语音助手、OTA、辅助驾驶一个不少。说实话,这配置差起来,师傅都懒得拆机说。
还有个冷门事,最近本田店里来了一趟老客户,说雅阁的自动泊车系统总是卡壳,远不如他试驾的极氪。“本田的自动泊车是摆设,电车上直接点屏幕,倒车、侧方各路神仙操作。”而日产老天籁,某年还曾有段时间标配了后排侧窗帘,车主用来吸喵晒太阳,但实际上市一年就给砍了。冷配置这一块,国产电车反倒是越玩越花,空气悬挂、面部识别、远程启动,群友小豆说别人家“手机解锁车门,比我家Wi-Fi还要快”。
维修圈最近也八卦:丰田的双擎混动一直吹耐用,但新款电池成本其实涨了不少。“电池换下来五万起步,实际比老凯美瑞贵了不少。”师傅老杜嚷嚷,还是老美那套“发动机自己修,变速箱别拆”顺口,一些日系新混动维修起来也不便宜了。不少新手还误会,以为混动平时一点保养不用,其实还是得看机油、三电系统、底盘润滑。
上个月,二手车商阿涛发来消息,说RAV4这两年二手价掉得飞快,“电车降得更没底,日系再无曾经的保值。”以前油车开八年还能卖好价钱,现在车友圈里调侃:开电车得赶在政策变之前卖,不然真砸手里。受影响最大的还是老客户,他们图个省心,结果这几年发现智能、保值统统跟不上。
原来老黄家那辆CR-V,去年刚好被追尾,报保险修了后视镜和摄像头,师傅说新款备件还得等半个月。家里人埋怨:“电车配件有现货,日系合资反而慢了。”没人说技术不行,可现实也有点冷。
前天又在楼下碰见老王,他问:“你说再买个日系,还有意思不?”我想了半天,只跟他说:“现在买个油混,主要是你心里还挂着几年前那种稳当。其他嘛,用着就好,别跟风瞎比新。”老王摸着他RAV4的后备箱,顺嘴念叨:“有时候换车还不如换个心情。”估计这车还会守在院子口好多年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