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电动车就头晕?其实不是司机的问题,就是电车天生的缺陷!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坐传统燃油车稳稳当当,可一上电动车,没一会儿就开始头晕、恶心,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别怀疑自己娇气,这真不是你的错!这事儿,得怪电车它… “太猛了”!
晕车是咋回事?简单说,晕车(学名叫晕动症)就是你身体里的“情报部门”打架,把大脑整懵了。你耳朵深处有个负责平衡的小器官(叫前庭),它像个精密陀螺仪,能感觉车的加速、减速、转弯、颠簸。你的眼睛呢,盯着手机或者车里相对静止的东西,它告诉大脑:“报告!一切正常,没动啊!” 结果就尴尬了:耳朵尖叫:“动了动了!晃得厉害!” 眼睛淡定:“别瞎说,稳着呢!” 大脑收到这完全矛盾的情报,彻底混乱了,心想:“坏了!这肯定是中毒了,得赶紧吐出去排毒!” 于是,你就开始头晕、恶心、冒冷汗了。
为啥电车更容易让人晕?油车坐着没事,电车一坐就晕,核心原因就俩字:“太猛”! 而且猛得有点“不讲武德”。
1、起步加速像“被人踹了一脚”:电车用的是电动机,动力响应那叫一个快!油门(电门)一踩,动力瞬间爆发,推背感贼强。相比之下,油车发动机需要“喘口气”,加速是逐步上来的,虽然也有推背感,但更像被人“稳稳地推着走”,而不是“踹飞”。结果:你耳朵里的“陀螺仪”瞬间感受到了超强的、突如其来的加速信号,但眼睛可能还盯着手机呢(觉得没动),矛盾冲突瞬间拉满!大脑警报狂响!
2、松油门像“被无形大手拽住”:这是电车的独门“绝技”——动能回收。简单说,就是司机一松开油门,电机就立刻变成发电机,靠阻力给电池充电,车子会自己明显减速,就像轻轻踩了刹车一样。问题来了:这个减速过程往往很突兀、不线性! 司机只是松个油门,还没踩刹车呢,车子就“咯噔”一下开始减速了。结果:你耳朵里的“陀螺仪”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突然的、不自然的减速信号。眼睛可能还在看窗外匀速移动的景物,或者车内静止物体。大脑再次懵圈:“刚加速完又急刹?搞什么飞机?肯定中毒了,吐!”
所以,晕电车,其实是你的“老古董”身体感官,暂时还跟不上“未来战士”电车的狂暴性能!下次晕车别怀疑自己,理直气壮骂设计缺陷!这届电动车该出晕车指数了。坐车不是受刑,技术发展不能光看数据,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