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全新XC70亮相,混动技术与北欧设计双重进化
有时候在小区门口碰见老王,他那辆十几年前的老S80还在坚持,每次保养都得跑好几个地方。最近听他说起沃尔沃又要出新车了,说是“混动里头最安全的那个”,还问我知不知道。其实我前阵子正好跟着朋友去参加了个什么技术解析会,就是专门讲这台全新XC70怎么回事儿。
说实话,现在路上那些挂着豪华标志的新车越来越多,价格倒是一降再降,凯迪拉克、捷豹路虎啥的,经常能看到搞活动送保养送油卡,但身边真买的人不多。德系三兄弟也卷得厉害,有人甚至说以后这些牌子是不是就只能靠打折活着。但你别说,这几年沃尔沃反而挺有点意思,不光纯电车型出来一堆,在插混这块儿据说销量都快追上老对手们了。
不过吧,这回XC70出来,还真不是单纯为了凑数。据销售小刘顺嘴一提,他们内部等这个平台等了快三年,全新的SMA架构,底层逻辑就是奔着安全和体验去做的。P1+P2+P4那套电机组合,说白了就是发动机加仨电机,还带3DHT变速箱。这玩意儿,我第一次听维修师傅讲的时候还有点懵,他拍胸脯保证:“续航焦虑没戏,你想咋开咋开。”
据群友自测,两驱版百公里油耗能做到5.8升左右(当然市区堵车除外),四驱性能版略高一点,大概6.5升上下。我看现场工程师演示过加速模式,一脚下去五秒多破百,那推背感可比以前那个V60强太多。不过别以为它就只会猛冲,人家高速巡航时还能自动切换工作模式,高效省油不掉队。
外观嘛,新一代雷神之锤大灯还是熟悉味道,不过分体式设计更精致些。封闭盾形前脸乍一看有点像冰箱门,但实际风阻确实低不少。我特意蹲下来瞅了一眼,下围那里居然搞成“北欧驯鹿”造型,小孩子估计喜欢。另外腰线用的是所谓冰川棱线,看起来利落干净,比上一代厚重感少些,多了一股灵气。不少细节,比如无框车门、隐藏把手,都很讨巧,用起来方便也显高级。有个冷知识:有人担心无框门冬天冻住打不开,其实内侧做过防水处理,只要不是极端暴雪天基本没事——这个是东北群友亲测反馈来的。
至于内饰部分,目前媒体只摸到智能座舱和中控系统,据说整体风格继续走极简路线。“邦德曲线”这种词听起来玄乎,其实就是仪表台和中控之间那条优雅弧度,很容易让人想到经典瑞典家具。如果你习惯放很多杂物在扶手箱或者副驾抽屉里,要注意空间利用率被重新规划过,有朋友吐槽他媳妇放包包总塞不进去——这一点估计后期还得适应适应。
智能化这块,不光AR-HUD(抬头显示)面积够大,而且导航箭头直接投影到挡风玻璃上,再也不用低头找手机地图。一开始我还有点晕,不过试驾两圈发现习惯之后特别顺手。而且NPA领航辅助0-150km/h全速域覆盖,上匝道下匝道都能自动调节速度。我邻居试完回来直呼解放双脚,说以后跑长途不用再死盯限速标志,“比咱家旧QX50强太多”。
泊车功能也是升级重点,可以识别垂直、水平甚至断头路停车位。在地下室时最多一次找到八个空位,操作流畅不卡壳,比某些品牌边找边开的方式省心不少。不过偶尔遇到地面坑洼或杂物,会提示无法完成泊入,这算是小遗憾吧,也算提醒司机不能完全甩锅给机器自己躺平。
冷知识补充一个:场景助手功能支持DIY命令,比如早晨通勤自动打开座椅加热,下班回家切换氛围灯颜色,还有极速清凉/温暖这种预设方案。有微信群友玩坏了,把老婆生日当天设置成语音祝福彩蛋,每次启动车辆女声播报“老婆生日快乐”,差点被丈母娘夸奖孝顺……
最后闲聊一句,我爸当年买第一辆850时最看重的是安全,现在轮到我们90后一代挑选家庭用车,又绕不开这个话题。从EX30一路看到现在XC70,无论时代怎么变,总归还是希望一家人坐进来踏实放心。有机会的话真想拉着父母一起试驾,让他们看看如今汽车世界到底变成啥样子——至于上市时间,据销售透露八月预售年底交付,到时候估计又是一波抢购潮?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