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车发布会上,动辄几十英寸的中控屏、副驾娱乐屏甚至环绕屏层出不穷,仿佛屏幕才是汽车的灵魂。
这股“屏幕炫技”的风潮,连法拉利CEO维格纳都看不下去了,他直言:“我们造车是为了驾驶,而不是为了看电影!” 这番话,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汽车行业。
法拉利,代表的是速度与激情,是驾驶的纯粹艺术。
驾驶法拉利,你感受的是引擎的嘶吼,是操控的精准,是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快感。
它不是一台移动影院,更不是一个科技展示平台。
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买一辆法拉利,是为了在红绿灯前刷抖音吗?
这就好比,你拥有了一把价值连城的古琴,却只用来当凳子坐。
反观国内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浪潮的推动下,纷纷将智能座舱作为核心竞争力,大尺寸屏幕成为科技感的象征。
吉利银河E8那近乎夸张的45英寸贯穿式屏幕,岚图梦想家那多达八块的交互屏,确实营造了炫目的科技氛围,仿佛将车内空间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娱乐中心。
这让人想起李白的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虽然时代不同,但对“炫技”的追求,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法拉利的理念截然不同。
它追求的是驾驶的本真,是人与机器的完美融合,如同苏轼在《赤壁赋》中所描写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驾驶者在驾驶中感受自身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并非单纯的技术堆砌。
买法拉利的人,看重的正是这种极致的驾驶体验,而不是车内有多少屏幕。
这“屏幕军备竞赛”,也折射出市场上一种“以技术堆砌论英雄”的浮躁心态。
许多消费者认为,屏幕越多,配置越高,车辆就越高级,甚至愿意为此付出高昂的溢价。
但这种认知,如同东施效颦,缺乏内在的灵魂。
维格纳的观点,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问题:过多的屏幕分散驾驶注意力,存在安全隐患。
这就好比,你手持宝剑,却因沉迷于观看路边的风景而忽略了前进的方向。
法拉利Roma的内饰设计则恰恰相反,它精简了不必要的屏幕,保留了最基本的交互功能,将驾驶体验置于首位。
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智慧,如同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正的美,往往是简洁而纯粹的。
因此,法拉利CEO的观点,并非对科技的否定,而是对汽车本质的回归。
它体现了不同市场细分领域的需求差异:家用车更注重舒适性和娱乐功能,而超跑则追求极致的驾驶体验。
虽然国产新能源车发展迅速,但法拉利所坚持的理念,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技术进步,最终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为了盲目地追求技术炫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