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聊起买车,话题早就变了。
以前大家比的是哪个牌子发动机好,省不省油,现在呢,聊的都是这车聪不聪明,里头有没有大屏幕,续航跑多远,充电快不快。
特别是新能源车,这两年一下子冒出来好多新牌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这里头不少所谓的“新势力”,其实来头不小,它们背后站着的,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传统汽车大厂,比如东风、上汽、长安、比亚迪、奇瑞这些“老字号”。
最近在成都举办的车展上,这些“大厂新号”就集体亮出了自己的最新产品,可以说是拿出真本事来给大伙儿瞧瞧了。
咱们得先说说,为啥这些家大业大的传统车企,非要另外再搞个新品牌呢?
其实道理也简单。
你想想,一提到这些老牌子,大家脑子里的印象可能还是比较稳重、传统,甚至有点跟不上潮流。
但在今天这个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光靠“皮实耐用”已经不够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更看重科技感、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体验。
如果还用老牌子去推新产品,很容易被过去的印象给束缚住。
所以,它们干脆“开小号”,成立像岚图、智己、阿维塔、腾势、深蓝这样的新品牌,用全新的团队、全新的设计、全新的服务模式,轻装上阵,去和特斯拉、蔚来这些一开始就玩互联网思维的对手竞争。
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为了吸引年轻食客,另外开了一家装修新潮、菜品创新的餐厅,目的就是告诉大家,他不光会做传统菜,玩起新花样也一点不含糊。
这次成都车展,就是这些新品牌的一次集中成果展示。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汽车的“智商”大比拼。
现在买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经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重点。
在这一点上,华为可以说是成了不少车企的“最强大脑”。
比如岚图新出的追光L、长安旗下的阿维塔06和全新深蓝S07,都重点宣传自己搭载了华为最新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到底厉害在哪呢?
简单来说,就是车上的眼睛(激光雷达)看得更远更清楚,能识别的东西更多,脑子(芯片和算法)转得也更快,处理复杂路况的能力更强。
比如说,它能更好地预判旁边车道的车会不会突然并线,能识别出路上的外卖小哥并提前避让,甚至连路边的深沟、田埂都能看见,防止车轮陷进去。
这已经不只是简单的“辅助”了,它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帮你看着路,让开车变得更安全、更轻松。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用华为的方案。
上汽的智己LS6就拿出了自己研发的“灵蜥数字底盘”,宣传说就算车胎突然爆了,车身也能保持稳定,而且转弯特别灵活,还能减少刹车时的“点头”感,让容易晕车的人坐着更舒服。
奇瑞的星途ET5更是全球第一个用了地平线征程6P芯片的,算力非常高,也是主打让车子开起来更像人。
可以说,在智能化这条路上,中国品牌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它们的目标就是把汽车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一个能思考、会预判的智能伙伴。
除了“智商”高,这些新车在“情商”方面,也就是乘坐的舒适和豪华体验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现在的车,早就不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那么简单了,它得是一个“移动的家”,甚至是一个“移动的会客厅”。
你看这次车展上的新车,冰箱、大屏幕、按摩座椅几乎成了标配。
但光有还不行,还得看谁做得更细致。
比如岚图的MPV梦想家,直接在第二排装了两个号称“AI零重-力按摩舱”的座椅,里面有几十个传感器,能像真人按摩师一样给你敲背揉肩,这坐长途可就舒服多了。
比亚迪旗下的腾势D9更进一步,增加了一个叫“隐私声盾”的功能,一按键,前后排说话就互相听不见了,形成一个声音屏障。
这对于需要在后排开电话会议的商务人士,或者想和家人说说私密话的用户来说,简直太实用了。
还有像智己LS6,不仅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坐着宽敞,还配了可以双向开门的冰箱,方便前后排拿东西。
这些配置已经不是简单的功能堆砌了,而是设计者真正在琢磨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真实需求,把服务人的理念做到了细节里。
从大面积的软性材料包裹,到高级的真皮座椅,再到可以调节颜色和亮度的氛围灯,所有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让你坐进车里就感到放松和惬意。
当然,对于电动车来说,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续航和充电。
里程焦虑一直是很多人不敢买电动车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这次的新车也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是混合动力和增程技术的进步,让续航里程变得非常长。
比如智己LS6的增程版,宣称综合续航能达到1502公里;全新深蓝S07的增程版也超过了13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你从北京加满油、充满电出发,基本可以一口气开到上海,中途都不用再找充电桩或加油站。
这种超长的续航能力,彻底打消了人们对于开电动车跑长途的担忧。
另一方面,对于纯电动车,充电速度有了革命性的提升。
现在很多高端车型都用上了800V高压平台和5C超级快充技术。
这串数字听着复杂,但对用户来说意思很明确:充电变得飞快。
像岚图梦想家,电量从20%充到80%,只需要12分钟;阿维塔06更是号称不到10分钟。
这个速度,已经和你去加油站加一箱油的时间差不多了。
当你只需要喝杯咖啡、上个厕所的功夫,车就能补能好几百公里,那电动车的便利性就和燃油车没什么两样了。
这些实实在在的产品力,也直接反映在了市场上。
比如智己LS6,在车展期间预售订单就突破了4万8千台,说明消费者对它的产品点非常认可。
奇瑞的iCAR V23,一款主打个性化和改装的小型SUV,也在同类车型中取得了销量第一的成绩。
这都说明,只要产品做得好,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市场是会用真金白银来投票的。
这些背靠大厂的新品牌,它们既有传统车企深厚的制造功底和质量把控能力,又能像新势力一样快速响应市场,大胆应用最新的智能科技。
它们不再是空谈概念,而是真正把那些听起来很酷的“人设”,都落实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好产品上。
这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因为激烈的竞争最终会带来更多样化的选择和更具性价比的优秀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