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进成都车展现场,那天的空气里连尘埃都透着某种紧迫感。地板上光影绰约,展台之下人头攒动。可在众多展示车间里,真正能让老法师们放慢脚步、愿意多看两眼的品牌,其实并不多。忽然“三声闷响”,别克那边冒出三支冷箭,一时间人流涌动,许多捏着手机的媒体和真心买车的观众,都被吸了过去。
说是冷箭,其实一点都不冷。“至境”新品牌首秀、三款概念车同台、再加一套新鲜出炉的智能系统——别克,成都车展这场大戏的最大彩蛋,就这么被它自己拆开了。一旁的友商们或许还在琢磨怎么把“油改电”皮鞋描得像运动鞋新款,别克已经摆好自家“电动贵族”的高端架势。要说什么叫“出其不意”,这就是。
在旁边看热闹的人也许会想:如果你是车圈老兵,眼前这一切算暴走还是自救?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战场上被天边的新势力打得满地找牙时,别克这波三连击,到底是孤注一掷,还是棋高一着?这一切,都要慢慢拆解。
先说第一枚炸弹:新品牌“至境”。别克这回没走疲于奔命的“子品牌嫁接”老路,而是一锤定音,官宣高端新能源“至境”。这个名字带着点诗意,联想起“山高水长,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过,营销部拍脑门取名我见多了,都靠不住。关键还是产品能不能打。
底气从哪里来?说白了,还是那句老话:房子要结实,地基要稳。别克弄了个“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听起来玄乎,实际是把平台做成自助餐。轿车、SUV、MPV随你点,电动、插混、增程均可选,驱动方式三选一,一个架构顶得住各种花样折腾。功能上讲求“横向兼容”,什么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全塞进去,属于“连锅端”。跟手机那套安卓生态类似,内核未必有那么独特,但灵活性够高,出新车的节奏也能拉满。
其他合资品牌还在试探,别克这是“梭哈”。无论是产品矩阵还是技术平台,看得出决心更胜一筹。毕竟谁都懂一件事:新能源市场早晚拼到骨头,掉以轻心就容易变成“合资弃子”。别克想赌一把自个儿不当炮灰,这种浓重的“求生欲”,莫名让人有点心疼。
到这步,房子打好了地基,家装环节也得猛。
第二枚炸弹,三款先导概念车一锅端上。针对轿车、SUV、MPV三个市场主流别克全都不想放过。尤其是新能源MPV这一块——全国大多数二胎家庭、企业老板的高频需求,过去被合资冷落得像次品,别克这波眼力见,不得不服。更狠的是,未来8个月要上5款新车,照顾主力价位像照顾老母鸡,毛都要薅全。归根结底还是那套“超级融合架构”起了作用,平台型打法的显著优越性,不用“画饼充饥”、直接“端菜上桌”。
最后一枚炸弹,“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一听名字就知道,不想再被新势力笑话了。外部高大上的合作方Momenta,内部二十多年技术积累,上汽通用用数据说话:“我们有2000万用户驾驶行为数据库。”“我们有30亿公里的真实路测数据、7000万黄金场景。”业界的智驾三大谜题——安全、体验、效率(俗称“不可能三角”),在它们嘴里全变得不值一提。该模型已经在至境L7上实装,号称能“有路就开,无往不逍遥”。
别克的做法,有点像多年前杀入出租市场的丰田混动车型。被人嘲笑“偏门”,后来却成了主流。行业里新老对抗的惯性思维,每隔几年就得被推到重来。有些新势力热衷用激进、极端的安全哲学包装品牌,有点像“少年得志”,少了一丝耐心和敬畏。而别克这波,至少让人感受到一种克制的张力,懂得收敛,也敢亮剑。
不得不说,从数据堆砌到实际场景,别克下足了血本。你可以质疑它不够前卫,却不好说它不够稳健。比如至境L7,高速ETC通行补足了国内NOA辅助驾驶的一个痛点;泊车也能“不停车一键入库”,堵车时的变道与复杂环岛处理也更加流畅。这些场景,不是实验室虚拟环境臆造出来的“高大上”,实打实接了地气。
当然,事情没有绝对的赢家。随着三箭齐发,总得有人喊“预言家来了”。别克的高端新能源路线,能否打动被新势力培养出来的“挑剔用户”群体,还是个未知数——毕竟品牌认知、定价、售后服务等问题,还要留待真实市场验证。别克有百年造车背景,但新能源世界的江湖规矩,和油车时代几乎没有传承关系。
冷静说一句,到头来还是要靠产品自证。这城头变幻的大幕还没拉完,别克可能不会是终极赢家,也不大可能悄无声息出局。真正的风险,是停滞与固步自封。如果说别克的“至境”是个大胆尝试,那么行业的未来会不会“有路就逍遥”,恐怕谁也不敢先行盖棺定论。
成都车展落幕,热闹归于尘埃。至境L7即将在9月登场——一场关乎新老品牌的智电对决,又加了一道新的谜面。做汽车的人都清楚,在大象转身的年代里,谁都可能成为上一个“彩蛋”。那么,你认为接下来,新能源格局里,谁还会是下一个?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