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这一炮,炸懵了车圈!

广汽这一炮,炸懵了车圈!-有驾

绵刷车圈消息的时候,突然被广汽昊铂 HL 的上市给惊到了,不是说这款车多冷门,而是它一出来就像给平静的 30 万级家庭 SUV 市场扔了颗 “惊雷”,之前大家选来选去好像就那两款热门车,结果这下直接把选择的天平给晃了,不少准车主都在群里问 “这还需要纠结吗”

先说说 30 万级家庭 SUV 这个赛道吧,懂的都懂,之前基本是理想 L8 和问界 M8 的天下,想买这个价位带全家出门的车,绕来绕去总离不开这俩选项。

理想靠 “冰箱彩电大沙发” 抓住了家庭用户的舒适需求,问界则靠华为的智驾光环吸引了不少科技党,俩车各有各的受众,市场份额也稳得很。

可昊铂 HL 一上市,直接把 “标配” 的门槛拉高了,别人选装的东西它全系给,别人没有的权益它也给,这操作让不少人直呼 “车圈卷成这样了”

广汽这一炮,炸懵了车圈!-有驾

就拿大家最关心的配置来说,昊铂 HL 最让绵觉得惊艳的是 “全系标配” 这四个字

激光雷达这东西,理想 L8 得加 3 万才能选装,问界 M8 虽然部分车型有,但也不是全系列都给,可昊铂 HL 不管你买哪个版本,激光雷达直接给你装上,还搭了英伟达 Orin-X 芯片和广汽自己的 GSD 高阶智驾系统。

绵查了下,这套系统能覆盖 99% 以上的场景,高速自动变道、城区 NDA、3 公里超长记忆泊车都能搞定,甚至连环岛、潮汐车道这种复杂路况也能应对,这对平时带娃出门、不想频繁手动操作的家长来说,是刚需?

更贴心的是那个 “智驾安心险”,首年最高 300 万赔付。

说实话,现在智驾技术越来越普及,但大家心里总有点慌,万一出点事故,责任算谁的?

车企光说 “我们的智驾很安全” 没用,真金白银的保障才实在。

昊铂直接送这个险,等于给准车主吃了颗定心丸,这种 “解决后顾之忧” 的操作,比单纯堆参数要暖心多了,毕竟家庭用户买车,“安全” 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嘛

广汽这一炮,炸懵了车圈!-有驾

再说说续航和补能,这是电动车用户的 “老大难” 问题

昊铂 HL 分纯电和增程两个版本,纯电版最高 CLTC 续航能到 750 公里,双电机四驱版零百加速才 4.5 秒,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跨城出游都够⽤;

增程版更狠,从续航直接破 1200 公里,还标配 800V 高压平台和 5C 超快充,10 分钟能补能 50%,5 分钟就能加 265 公里续航。

绵算过一笔账,要是从北京去天津,来回也就 200 多公里,就算开增程版,纯电续航 350 公里也够往返,根本不用加油或者充电,要是跑长途,进服务区充 10 分钟,就能再跑 200 多公里,比之前等半小时以上的充电效率强太多了。

而且广汽还有自己的超充网络,现在已经有 11300 根高压直流充电桩了,年底要冲到 2 万根,覆盖全国 31 个省 203 个城市。

之前很多电动车用户吐槽 “高速上找不到充电桩”“充电桩排队要等好久”,但昊铂车主不用愁这个,自家的超充网络不管是覆盖密度还是充电速度,都能跟上,这种 “车 + 桩” 的配套,才是真的解决了补能焦虑,不是光靠嘴说 “我们续航长” 就行的

广汽这一炮,炸懵了车圈!-有驾

还有家庭用户最在意的空间和舒适感,昊铂 HL 的尺寸也很能打。

车长 5126 毫米,轴距 3088 毫米,比理想 L8 的车长 5080 毫米、轴距 3005 毫米还大一圈,后排空间直接宽敞不少。

二排的双零重力座椅是真的舒服,参照 NASA 的 127.5° 黄金零压角,还带 18 点热石按摩和 12 向电动调节,老人坐久了不腰疼,孩子在后排也能随便折腾,不像有些车的二排,坐久了会觉得挤得慌。

绵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二排座椅能一键横移,要是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想跟前排互动,或者家长要递东西,不用费劲挪身子,这个小设计真的太懂家庭用户了。

内饰方面,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的加持让车机反应特别快,2.88 秒就能唤醒,0.19 秒切换应用,比理想 L8 的 8155 芯片快 3 倍。

语音交互能支持 10 轮以上的上下文对话,就算在高速上吵吵闹闹,识别率也能到 99%,还能声纹识别,不同人说话能自动调节座椅和影音偏好,比如爸爸开车的时候调运动模式,妈妈追剧的时候调舒适模式,孩子看动画的时候把音量调低,一家人的需求都能照顾到,这种 “个性化” 的体验,比单纯堆屏幕要实用多了。

广汽这一炮,炸懵了车圈!-有驾

不过绵得昊铂这个品牌之前的知名度不算高,很多人可能在 HL 上市前都没听过这个名字,这也是它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

理想和问界已经积累了不少用户口碑,提到家庭 SUV,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它们,而昊铂还需要时间让更多人知道 “原来还有这么一款高性价比的车”

但反过来想,正是因为品牌知名度不算高,广汽才会在配置和权益上 “下血本”,用更实在的东西吸引用户,这种 “诚意感” 其实也是一种优势,毕竟买车的人最终看的还是 “花的钱值不值”

再往深了说,昊铂 HL 的上市其实不只是一款车的事,更能看出我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的 “技术底气”

之前很多人觉得我国品牌做高端车,靠的就是 “堆配置、拼性价比”,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广汽这次不一样,它推出了 12 款自研的车规级芯片,覆盖了智驾、底盘、电源管理这些关键领域,还发起了 “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

懂行的人都知道,芯片是汽车智能化的 “大脑”,之前很多车企都依赖外部供应商,一旦供应链出问题,或者供应商不提供最新技术,车企的智驾系统、车机功能就会落后,而广汽自研芯片,等于把 “大脑” 掌握在自己手里,后续不管是系统更新还是技术升级,都更灵活,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广汽这一炮,炸懵了车圈!-有驾

比如它家的 G-C01 中央计算芯片,能支持多域融合,简化了汽车的电路设计,还能降低成本;

G-T02 智驾感知芯片首创了 6 通道方案,能让智驾系统更精准地识别路况。

这种从底层技术开始自研的能力,比单纯买别人的芯片装在车上,要厉害得多,也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已经从 “组装拼参数” 走到了 “核心技术自主” 的阶段,这才是真正的进步嘛?

还有那个 “终身免费充电” 的权益,很多人觉得不就是省点电费吗?

但绵仔细算过,要是家里没有私人充电桩,每次去外面充电,电费加服务费大概 1.5 元 / 度,一辆车一年跑 1.5 万公里,按百公里电耗 20 度算,一年就要花 4500 元,要是开 10 年,就是 4.5 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昊铂的免费充电是覆盖全国的超充桩,不是只能在特定地方用,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在外地,都能免费充,这种长期的权益,比上市时降个几千块钱要实在多了,毕竟买车是长期消费,后续的用车成本才是大头。

现在车圈里已经有不少讨论了,有人说昊铂 HL 会倒逼理想和问界降价,也有人说理想可能会把激光雷达改成全系标配,不然用户为啥不选昊铂呢?

绵觉得这种 “竞争” 是好事,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之前可能花 30 万只能拿到基础配置,现在能拿到更多的智驾功能、更舒适的座椅、更省心的补能权益,这不是挺好的吗?

而且这种竞争也会推动整个行业进步,车企不再只盯着 “眼前的销量”,而是会花更多心思在技术研发和用户需求上,这对我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来说,绝对是利好。

不过绵也得提醒一句,买车不能只看配置和权益,还得看实际的用车体验。

比如昊铂 HL 的底盘调校怎么样?

长时间开会不会觉得累?

智驾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反应够不够快?

这些都需要用户实际试驾之后才能知道

而且售后服务也很重要,比如保养方便不方便、维修成本高不高,这些都是买车前要考虑的问题。

昊铂作为一个相对新的品牌,在售后服务网络的覆盖上,可能还比不上理想和问界,这也是准车主需要权衡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昊铂 HL 的上市已经给车圈带来了不一样的声音,它让大家看到,30 万级家庭 SUV 不只是 “冰箱彩电大沙发”,还能有更先进的智驾技术、更省心的补能方案、更扎实的核心技术。

绵觉得,这可能是我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一个 “新起点”,之前我们总在追赶别人的脚步,现在终于能靠自己的技术和诚意,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选择了。

最后绵想说,不管你是准备买家庭 SUV,还是单纯关注车圈动态,都可以多留意一下昊铂 HL 的市场表现。

它到底能不能 “站稳脚跟”,会不会真的改变 30 万级市场的格局,这些都值得期待。

而且从长远来看,像广汽这样愿意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愿意倾听用户需求的车企,肯定会走得更远,毕竟汽车行业的竞争,最终还是靠技术和诚意说话的,不是吗?

还有一点绵没说,昊铂 HL 是 30 万级里唯一一款纯电六座 SUV,之前想买纯电六座车的家庭用户,要么得花更多的钱,要么就得妥协空间,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而且纯电车型的用车成本更低,就算没有免费充电权益,每公里的电费也比油费便宜不少,对家里有老人孩子、平时通勤距离不算短的家庭来说,真的很合适。

另外,广汽在安全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昊铂 HL 采用了泰坦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铝合金占比 78%,还通过了 2024 版 C-NCAP 五星碰撞认证,电池也有 “阻热 - 耐热 - 防火” 三重防护,云端还能实时监控电池状态。

对家庭用户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些看不见的 “安全配置”,其实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更重要,毕竟带着全家出门,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心愿嘛?

绵猜测,接下来几个月,30 万级家庭 SUV 市场肯定会更热闹,理想和问界大概率会推出新的权益或者升级配置,不然用户很容易被昊铂 HL 吸引走。

这种 “良性竞争” 其实特别好,车企会不断提升产品力,用户也能拿到更多实惠,最终推动整个行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说实话,之前绵总觉得我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有点 “底气不足”,要么靠性价比,要么靠外部合作,但这次广汽让绵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自研芯片、自己的超充网络、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实力。

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像广汽这样的车企,拿出更优秀的产品,让我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上都能有一席之地,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 “中国智造” 嘛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