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三线城市的本田 4S 店,刚进门就瞅见全新思域混动版展车玻璃上贴着鲜红的 “已订” 标签 —— 销售挠着头说:“顶配得等 1 个月,现在订还得排号,这行情搁去年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去年这时候,老款思域还在 “优惠 2 万送保养”,个别配置甚至跌穿 9 万,妥妥的 “降价甩卖” 模式。可如今画风突变,月销直接冲过万,还得靠抢?
更让人犯嘀咕的是那组数据,203 匹马力配 4.5L 油耗,这俩放一块简直像 “反人类组合”—— 毕竟在大家印象里,省油的车都 “肉”,能跑的车都费油,本田这是玩了把 “逆天黑魔法”,还是光靠噱头圈钱?
先说说那组 “反人类” 的动力油耗数据,真不是本田吹牛皮。济南一位混动车主晒出实测记录:市区通勤 86 公里,表显油耗才 4.8L,加 200 块油能跑小 500 公里;更意外的是高速体验,他说 “超货车时深踩油门,推背感直接把副驾手机吓掉了”,完全打破 “省油车必肉” 的刻板印象。
这背后是第四代 i-MMD 混动系统在发力,咱通俗点说就是 “电驴起步 + 摩托超车”:低速时靠电机直驱,开着安静还轻快,跟开电车似的;高速需要加速时,发动机直接补能,315N・m 的扭矩说有就有。而且这发动机热效率达 41%,相当于 “喝 1 升油能榨出比别家多两成的动力”,难怪能做到油耗动力两头兼顾。
对比同价位的丰田卡罗拉双擎(才 122 马力)、比亚迪秦 PLUS DM-i(亏电 5.3L),全新思域确实是 20 万内少有的 “性能省油两不误” 选手 —— 这哪是混动,分明是本田把 “地球梦” 发动机和电机焊成了 “省钱钢炮”。
再看价格,这才是大家抢着买的关键。一位资深经销商透露:“现在混动版直接下探到 13 万级,比去年便宜 3 万,裸车价跟大众速腾差不多,但马力多了 50 匹。” 合肥有位车主就放弃了插混,理由特实在:“家附近 5 公里才有充电桩,加油 5 分钟能跑 700 公里,多花 2 万买绿牌纯属没必要。”
要知道 2023 年新能源渗透率虽达 58%,但燃油车仍占 60% 市场基本盘,思域刚好卡中 “10-15 万、没充电条件、要实用” 的用户盲区,从去年的 “降价甩卖” 到如今的 “排队等车”,玩的就是 “给刚需党兜底” 的阳谋。
当然这车也不是没槽点,多位车主吐槽 “隔音像敞篷,高速胎噪能盖过音乐”“内饰硬塑料能当镜子照”“倒车影像糊得像马赛克”。但台州一位车主补了句大实话:“花 1000 块装个雷达、贴层隔音棉就搞定,比同价位新能源车省 3 万,这笔账谁算不清?”
更关键的是保值率,二手车商说 “3 年思域残值率能到 65%,比同年秦 PLUS 多卖 2 万,开两年亏的钱比油钱还少”。现在车主买车早不盲目追求 “完美”,而是 “核心需求拉满,边缘槽点能忍”,这也是思域能逆势热销的根本原因。
选车哪是挑 “全能冠军”?思域明明是抓准了 “没充电条件、要省要劲” 的刚需 —— 哪怕隔音差点,花小钱就能补。过日子嘛,实用总比 “花里胡哨配置” 实在。你会为动力油耗妥协小槽点,还是死磕满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