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关注韩国车市,会发现一款名为“大科雷傲”(Grand Koleos)的SUV从2024年火到了现在。这名字听着陌生?但若提到国产的吉利星越L,你可能恍然大悟——没错,大科雷傲就是星越L的换标车,仅改了前脸和车标,核心部件几乎原封不动搬到了韩国市场
去年9月上市时,大科雷傲15天狂揽7000多订单,单月销量一度冲上5385台,挤进韩国车市前五。
这数据在国内不算惊人,但在本土品牌垄断的韩国堪称奇迹:现代、起亚、捷尼赛思常年霸占70%份额,连丰田都卖不过保时捷。大科雷傲硬是在“铜墙铁壁”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雷诺韩国从边缘车企跃升二线阵营。
韩国车评人对比测试发现,大科雷傲的三联屏内饰、流畅车机及倒车影像,直接碾压同价位韩系车的“复古”中控。
更关键的是其混动系统:搭载吉利雷神1.5T三缸混动+3挡DHT变速箱,电机驱动为主,平顺静谧到“怀疑增程器是否启动”。混动版占其总销量95%,韩国车主直言“驾驶质感完胜现代胜达”。
多数韩国人并不知这是中国车。雷诺刻意隐去吉利痕迹,将混动技术包装为“雷诺E-TECH”,官网只字不提中国血统。这招高明在历史渊源:雷诺韩国前身是三星汽车,老车主仍视其为本土品牌。虽有消费者吐槽“被法系招牌忽悠”,但更多人务实表示:“车好就行,管它哪国的”
吉利通过雷诺韩国工厂组装,仅出口核心部件,大幅降低关税和运费。大科雷傲混动版起售价3760万韩元(约19.5万人民币),比竞品起亚索兰托混动便宜近300万韩元(约1.5万)。性价比优势叠加“韩国制造”标签,彻底打消消费者顾虑
吉利与雷诺的“技术换市场”模式已扩展至巴西,双方合资公司HORSE Powertrain正复制韩国经验。更妙的是,借韩美自贸协定,大科雷傲未来或“曲线”打入美国,避开高额关税
但爆款背后有隐忧:韩国年轻人开始扒出“中国换壳”真相,怒批“挂羊头卖狗肉”。吉利短期赚了销量,长期却难树品牌——韩国热卖的是“雷诺”,而非“吉利”
大科雷傲的成功印证了国产车的硬实力,但也暴露品牌弱势。贴牌如同“借船出海”,能快速登陆,却难造自己的航母。当技术不再输人,如何让全球市场记住“中国标”,才是下一个攻坚课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