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半,我迷迷糊糊摸到手机,一条来自【深圳交警】的短信瞬间让我清醒:“您的小型汽车粤BG8xxx于5月25日8时03分在横岗六礼街未按规定停放,请立即驶离!”
我盯着屏幕愣了三秒——车明明在自家车库,距离横岗足足40公里,这罚单是“隔空取物”?
更离谱的是,短信发送时间是早上8:03,可我是7:30才起床啊!
这时间线错乱得像科幻片,难道我的车会“瞬移”?
这条短信看似常规,却藏着不少蹊跷:1. 时间对不上:短信记录违停时间是8:03,但车主实际起床时间为7:30,车全程未动;2. 地点不符:车辆停放在自家车库,与横岗六礼街相距40公里,除非车长翅膀;3. 系统误判?
类似事件并非首次,今年5月深圳交警曾公告部分非现场违法记录因系统延迟导致信息错乱,这次是否又是“技术bug”?
有网友调侃:“这是不是交警系统在梦游?”
也有车主担心:“万一真被罚了,难道要自证车没瞬移?”
作为普通车主,我理解交管部门用技术手段维护秩序,但这类“幽灵罚单”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技术漏洞该“补”不该“拖”:从5月15日深圳交警公告系统延迟问题到如今“瞬移违停”,技术漏洞频发,是否该彻底排查系统,减少误伤?
- 车主维权成本谁来承担?
若因系统错误导致罚款,车主需耗时申诉,甚至调取监控自证清白,这些成本不该由无辜者买单;- 透明沟通比“冷冰冰”的短信更重要:与其让车主猜谜,不如在短信中附上违停照片或具体路段编号,既减少误会,也提升执法公信力。
这场“幽灵罚单”乌龙看似荒诞,却也提醒我们:1. 收到短信先别慌,第一时间核对时间、地点,保存车辆位置证据(如车库监控);2. 积极申诉,通过“深圳交警”APP或官网提交异议,必要时申请复核;3. 共同监督,交通管理需要技术与人性化并重,车主的声音也是推动系统完善的动力。
你有过被“误判”违停的经历吗?
欢迎评论区吐槽!
点赞转发,让更多车主避开“幽灵罚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