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亿押注上海金山工厂,雷克萨斯ES三年保值率从86%跌到60%:那条被万人吐槽成“虾线”的黑色装饰条

142亿押注上海金山工厂,雷克萨斯ES三年保值率从86%跌到60%:那条被万人吐槽成“虾线”的黑色装饰条,到底葬送了多少老车主的信仰?

ES200卓越版,裸车价跌破20万。二手车商老张上个月收了台2023款ES300h行政版,转手比同年份宝马5系少卖三万块。他跟我抱怨:“以前收ES,闭着眼睛都赚钱。现在?价格一天一个样,库存压手里就是亏。”

三年保值率从86.7%掉到60.51%,这中间蒸发掉的26个百分点,可能是雷克萨斯这些年在中国市场最贵的学费。加价提车的神话破灭了,排队半年的盛况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终端降价两三成的促销海报。

站在4S店展厅里,看着那台全新ES,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车身侧面拉了一整条L形黑色饰条,从A柱一直延伸到C柱。销售小哥说这叫“未来设计语言”,我琢磨了半天,觉得更像是贴膜店干的活儿。网上那些车主论坛里,“虾线”这个外号已经传开了。

前脸改成封闭式格栅,配分体式大灯。设计师大概想往电动化方向靠,但那个比例看着总有点别扭。车长5米1,高度1米56,溜背造型,远看像是把轿车抬高了一截。

内饰变化更狠。那些摸得着的实木饰板没了,换成0.1毫米厚的竹片透光材料,说是能投出山水画的光影。手感倒是比不上从前,但确实够新鲜。物理按键基本看不见了,全是那种手指靠近才亮的隐藏式按键。副驾多了腿托、化妆镜、按摩功能,后排能躺到135度。配置堆得很满,可开惯了老ES的人,多半会觉得陌生。

纯电版ES 500e,双电机四驱,百公里加速5.9秒,续航最高685公里。数据看着还行,但仔细琢磨就能发现问题:电池包离地间隙190毫米,比原生纯电平台的车高出30毫米左右。这不算什么技术硬伤,只是多少说明,这套动力系统不是从零开始设计的。

丰田说2027年要上固态电池,续航能到1200公里。但那套电池包据说成本38万,比现在的电池贵两倍多。到时候怎么定价,真不好说。

上海金山那个超级工厂,6月27号破的土,投资142.4亿,2027年投产。国产化后95%的零部件都在本土采购,日本电装负责核心电控模块。成本能降下来,这点毋庸置疑。但定价策略就麻烦了:低于35万,可能冲击自家燃油车;高于40万,又很难跟国产新能源品牌掰手腕。

142亿押注上海金山工厂,雷克萨斯ES三年保值率从86%跌到60%:那条被万人吐槽成“虾线”的黑色装饰条-有驾

雷克萨斯在国内只有250家经销商,宝马600家,奔驰500家,蔚来都有400个服务中心。网络密度跟不上,消费者买车要多跑几十公里,售后也不方便。现在的市场环境,差这点便利性,客户就直接换品牌了。

车主平均年龄从45岁降到38岁,数据上看着是年轻化了。展厅里确实有85后、90后围着新ES拍照,说“终于不用开老爷车了”。可那些真正喜欢ES的老用户呢?他们买这车,图的就是那份不动声色的品质感,图的是低调优雅的气质。

有个开了七年ES的朋友跟我说:“我的紫砂壶变星巴克杯了。”语气里带着点无奈。

后轮转向系统是个好东西,5米1的车身,转弯半径比飞度还小。CDC可调悬架也实用,过减速带软,高速过弯稳。只是听试过车的人说,底盘调校开始往运动化方向走,舒适性多少打了点折扣。买ES的人,大概不是冲着下赛道去的。

静谧性倒是延续了传统优势。48组声学包材料,加上主动降噪,车内噪音比老款降了3分贝。这点上,雷克萨斯还是懂自己的长处在哪儿。

只是这些年市场变化太快了。2021年ES300h加价三万,还得等车。现在各种优惠政策,降两三成都是常规操作。质量没出大问题,J.D. Power调查里166 PP100的成绩摆在那儿,基础可靠性还是在线的。但市场不看这个了。

新势力品牌900V平台、700公里续航,价格还比你便宜。智能化体验、用户运营,人家玩得比传统豪华品牌溜多了。雷克萨斯想靠工艺和品质守住阵地,发现对手压根不在一个战场上打。

这次改款,设计争议大,电动化路线争议也大。但某种程度上说,至少大家都在讨论它。一辆车能引起这么大动静,也算有存在感了。

只是142亿的赌局,最后能不能赌对,还得看三年后市场给的答案。反正作为消费者,我们多了个选择。买不买,还是得看自己的需求和钱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