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车上路,不懂火花塞,那钱就等着向修理厂撒吧!
很多人买了车,整天担心这个快坏了,那个该换了,用点车就怕“病”了。最近老李去保养,修车教头一句话把他唬住了:“2万公里必须换火花塞!”结果掀起引擎盖现场验货,那火花塞电极锃亮,美得能当镜子照,气得老李都想给修车的下次带个眼镜配合同事验货。像老李这样稀里糊涂被“忽悠”的还真不少,身边百分之八十的车主恐怕都对火花塞只知道个壳,周期更换就像是老师留的作业,弄不懂,但该交还得交,怕万一抄错了答案,车真罢工咋整?
真正的猫腻都藏在材质里头,要说火花塞的命长不长,关键看用的啥料。最常见的镍合金火花塞,修车师傅最爱推荐。面子上说寿命2万到3万公里,仔细琢磨,只要不是天天吃机油当饭喝,实测跑个5万公里轻轻松松。铂金那种,4S店肯定告诉你4万公里赶紧来换,不换小心发动机老年痴呆。其实自然吸气的普通家轿轻松顶个10万公里都不在话下,就算高性能的涡轮增压车,7万公里也是基础操作。最能吹的还得是铱金火花塞,单支能卖到300块的自信,全在于扛得住12万公里,某些日系车粉丝掰着指头算,跑到15万公里才看到火花塞有点打蔫。要为啥这些年厂家手册每次都留个“建议更换里程”?那书上写的数字,可是按最坑爹的路况、最非主流的油品整出来的。买了台车天天高速飙着跑,加的是95号油,这保养周期还得按计程车的“高强度”来套吗?咋着,不给厂家多花点冤枉钱就不算“合格车主”?
问题来了,火花塞到底啥时候该换?有没有啥诀窍?其实真要到寿终正寝的苗头很明显。有天冷启动时,总感觉发动机启动磨磨叽叽,点火都得杵着脚等三秒,这分明不是电瓶找存在感,八成就是火花塞要“退休”。或者最近油耗嗖嗖地往上涨,原来一箱油能跑多少公里,现在腰斩都不剩,电极间隙一量都磨成“大关东煮”了,这火花点得还不如打火机。再比如早晨上车,怠速得抖得怀疑人生,方向盘一阵狂颤,喝个奶茶都能溅满身,缺缸了!说简明点,这些症状都在暗示,是该给火花塞放放假了。
还有个终极绝活,狠人直接拆下火花塞瞅一眼:要是颜色焦黑得跟烤糊的锅底似的,妥妥换新;灰得像初三数学老师的板书,这就别犹豫了,发动机八成伤筋动骨了;唯独见火花塞红褐色的,恭喜,这玩意还抗造,继续用不赖。
不过可别以为火花塞坏了随便换就行,给自己省钱别给车找麻烦。修车厂不会告诉你火花塞换错了有多要命。有些家伙热值不对,原厂明明规定高转速用低温火花塞,结果偏偏套个低价的普通货,电极融化了拉个大缸,修一次少说三千块。拆装随便来了次暴力拔河,螺纹打滑那可是发动机缸盖级的灾难。还有那些进口大牌火花塞,包装比国货贵三圈,产地一查山东工厂代工,性能还没国产的铱金货色顶用。这年头想省心还得靠自个多长点心眼儿。
咋自救?很简单。先查查说明书或油箱盖,搞清楚咱家这破车用啥热值的火花塞,去网上买参数一致的铱金塞,一根几十块钱。不会换?找个街边熟悉的修理铺,顶多五十块人工,合下来一组钱不超4S店的三分之一,哪来的“冤大头”?
再说为啥大家老是对保养换火花塞这事儿“太上心”?有个行业小秘密。这火花塞提成,4S店分分钟能占到工时费的四成,难怪你刚跑两万公里,售后电话就急得一天天比家里人还亲。别以为小心点多换无妨,真有什么3万公里的“报废火花塞”,中汽研一份报告一测,七八成依然卡在新品标准里。原来刨根问底,用户的钱包就是被“换周期”掏空的,商家师傅说两年一小换,三年一大换,那还不是照着工时提成来的?
不同车不同命。户口本上写城市代步的,家里那台长期上下班磨蹭的车,装的普通镍合金火花塞,咬牙挺满五万公里再换也来得及。要是搭载着涡轮增压的性能小钢炮,铂金火花塞顶到七万公里,做个跳火测试,火不过才换。混动车、电车用户大可仰天大笑,火花塞?哈,这玩意寿命比发动机长,根本轮不到你们担心。
说来就像买鞋,看颜值的是外行,看鞋底那是行家,火花塞说白了也就那几个型号,越别花狸猫越靠谱。真要钻牛角尖,各路厂家保养手册都是踩着保险走,就是怕点背遇见心大车主一拖拖到坏死,最后来个集体“踢馆”。其实大家是不是该想想,真值得为了一颗小小火花塞如此惴惴不安吗?保养归保养,不花冤枉钱才是本事。
也欢迎大家评论区唠一唠,家里的“神车”火花塞都扛了多久?有被修理厂“劝退”忽悠过的经历没?别总觉得厂家指南铁板钉钉,真刀实枪地听一听老司机咋说,日子过得舒服才最重要。说不定以后车厂出场配铱金塞头,还能少滴几滴辛苦汗。用不用加钱?怎么能少了咱“聪明消费者”的一票表决权呢?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