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豪车跌落神坛
今年上半年,BBA集体陷入利润暴跌的泥潭。宝马净利下滑近三成,奥迪利润重挫37.5%,奔驰更是“跌到了地板上”,第二季度净利润暴跌69%。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如今却在销量和利润上双双受挫。尤其是中国市场,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正成为BBA的“滑铁卢”。曾经象征身份与地位的奔驰、宝马、奥迪,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奔驰为何卖不动了?
奔驰的销量全面下滑,中国市场跌幅尤为明显。 第二季度,奔驰全球销量同比下降9%,其中中国销量同比下降19%。纯电动车销量更是断崖式下跌,上半年仅交付5200辆,市场份额萎缩至0.16%。为挽回市场,奔驰疯狂降价,热门车型直降十余万元,结果却适得其反,终端价格混乱、品牌溢价受损、消费者信任崩塌。与此同时,全国已有超过80家4S店终止授权,部分门店甚至被华为鸿蒙智行接手。
奥迪的“难兄难弟”处境
奥迪上半年营业利润暴跌45.2%,税后利润下降37.5%。 销量方面,奥迪全球交付量连续第三个半年度下滑,中国作为其最大单一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0.2%。新能源车更是惨淡,纯电动销量同比下滑23.5%。奥迪原计划2026年停止发布燃油车、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但面对市场现实,最终选择撤回计划,不再设定明确时间表。关税问题也成为利润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仅这一项就损失约6亿欧元。
宝马:BBA中最“抗跌”的一个
宝马上半年税后净利润下滑29%,中国销量暴跌15.5%。 在BBA中,宝马算是表现最好的。全球市场销量普遍增长,唯独在中国市场大幅下滑。尽管宝马在电气化方面投入较大,电动车渗透率却不足20%,远低于中国整体新能源车35%的渗透率。降价、换代、技术升级,能做的都做了,但面对国产新能源车的冲击,宝马也难挽颓势。
4S店爆雷,品牌信任崩塌
去年以来,宝马、奥迪多家4S店接连爆雷全球首家5S店关门、天津最大奥迪4S店人去楼空、消费者卡里服务费无法使用、交了80万元却提不到车……这些事件彻底揭开了BBA的遮羞布。经销商信心动摇,纷纷转网,有的甚至直接换上了华为鸿蒙智行的招牌。曾经象征豪华与品质的BBA,如今却在品牌信任上遭遇重创。
国产车崛起,BBA节节败退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5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5%。 国产新能源车正以迅猛势头抢占市场,城区领航、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功能已成为标配,而BBA的L2级辅助驾驶还要花钱选装。国产车不仅更懂中国市场,也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10万以下市场无敌,在20万以下市场与合资车“1换1”,在30万以上高端市场也逐渐站稳脚跟。
电动化路线“回撤”背后
沃尔沃、奔驰、奥迪纷纷重新评估燃油车战略,决定延后全面电动化。 面对销量下滑和市场现实,这些品牌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国产车的智能化、软件生态和用户体验,远超BBA的传统逻辑。BBA曾试图通过“降价保量”维持市场份额,却反而加速了品牌信仰的崩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BBA们才意识到,软件生态才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国产车赢在哪里?
国产新能源车赢在性价比、智能化和用户体验。 从“冰箱彩电大沙发”到真正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国产车不断升级,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科技感的双重需求。小米、蔚来、问界、方程豹、仰望等品牌在各自领域都有“杀手锏”,抢占30万以上高端市场。国产车不仅在价格上更有优势,也在产品力和用户服务上实现了突破。
未来,谁主沉浮?
没有永远繁荣的行业,也没有盛久不衰的品牌。 BBA的集体下滑,是传统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浪潮中的“达尔文时刻”。国产车的崛起,则是顺应时代、求实创新的必然结果。未来,谁能真正理解用户、掌握智能化技术、构建完整软件生态,谁就能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面对这场百年未有之变局,企业唯有顺势而为,加快转型步伐,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