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争议:余承东的汽车革命与问界风暴
2019年。特朗普一纸禁令。华为手机业务几乎休克。没人能想到。五年后。这家科技巨头在汽车行业掀起了惊涛骇浪。
比科幻更魔幻。去年奔驰宝马还高枕无忧。今年问界M9就以50万价签16个月卖出22.6万台。德系豪车懵了。激光雷达。鸿蒙座舱。盘古大模型。这些词从手机发布会蹦到车展。汽车行业的技术鄙视链被彻底重构。但高歌猛进时。4月那场震惊全国的M7交通事故。让所有人突然意识到:产业变革的代价可能更沉重。
余承东这三年容易吗?估计他自己都不信。
一、捆住手脚的舞者
任老签了两份文件。华为8年不造车。这是戴在余承东头上的紧箍咒。但任老又如观世音。为余承东西天取经般的造车路保驾护航:华为为汽车研发直接砸了超500亿元研发投入。余承东心领神会。用鸿蒙智行把“华为不造车”掏空。始终没越线。
于是乎。鸿蒙智行成了华为+五家主机厂联合打造的智能电动汽车。只差一个华为商标而已。一个宣称不造车的车BU。余承东以一己之力带团队改变中国及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这比钢铁侠上火星实在。
二、杀死三场比赛
余承东曾放言:“把奔驰宝马奥迪30几万到50几万区间的车。一把给他干掉”。当时多数人认为。余疯子又吹牛了。
但现实呢?2025年7月。鸿蒙智行销量达47752辆。把中国市场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全部挤下神坛。问界M9更在50万级市场16个月卖出22.6万台。成为销冠。
余承东用三年时间。杀死了L3、L4和豪车品牌三场比赛。
华为ADS 4的发布。宣告L3、L4商用时代的到来。其云端世界引擎已完成6亿公里仿真验证。而传统豪车的市场格局。被彻底颠覆。
三、技术护城河
华为凭什么?全栈自研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组成的感知系统。处理速度比人脑快200倍。鸿蒙座舱5.0的流畅度让传统车机沦为古董。云端算力达5EFLOPS。明显领先行业。
华为打通了任督二脉。从底层架构到通信、网络、芯片、软件、硬件、传感器、智算及云计算。是真正的六边形战士。余承东说鸿蒙智行五界是“六边形战士”。特斯拉FSD有华为以上其中二成吗?
四、风暴中的问界M7
技术突破总伴随阵痛。今年四月华为ADS4.0发布会本是技术高光时刻。谁知三天后山西高速上那台追尾起火的问界M7。让所有掌声戛然而止。
网络舆论展开“万媒绞杀”。31475篇报道中三成负面内容。这种待遇在汽车史上堪称空前。涉事车辆115km/h的撞击速度。已远超现行所有主动安全测试标准。
但余承东没有沉默。鸿蒙智行8月销量数据悄然突破4.7万台。更耐人寻味的是。奇瑞突然宣布与华为重启智界战略合作。两个月前还互相下绊子的两家企业。如今又坐在一起签了2.0协议。
五、五界齐发的生态博弈
华为的布局远不止问界。鸿蒙智行已形成“五界”矩阵:问界(赛力斯)、智界(奇瑞)、享界(北汽)、尊界(江淮)、尚界(上汽)。
这种模式既避免与车企直接竞争。又通过差异化服务扩大市场覆盖。引望的股权开放策略(赛力斯、阿维塔各持股10%)。标志着华为从技术供应商转向生态共建者。
但内部协同也是挑战。问界被锁死在SUV赛道。享界主打56E行政轿车。尊界定位百万超豪华。智界对标特斯拉。尚界切入15-25万级市场。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资源共享。成为鸿蒙智行能否发挥“赛马”优势的关键。
六、未来之路
当我们在讨论谁家AEB刹停更靠谱时。是不是该重新思考智能汽车的安全标准?华为发布了全新升级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维安全为目标。针对泊车场景推出“泊车无忧”权益保障。承诺为用户免费提供单车最高600万元的保障。
余承东的造车路走到今天。像极了当年华为手机冲击高端的翻版。从被群嘲到被围剿。从技术突破到舆论反噬。每一步都踩在产业变革的骨节眼上。
现在问界M8接棒登场。智界S7第五次冲击市场。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日渐丰满。但消费者真正在乎的。或许不是干掉多少豪车品牌。而是明天送孩子上学时。那套号称“六边形战士”的安全系统能不能扛住鬼探头。
毕竟在生死面前。再多的营销话术都显得苍白。
余承东用三年时间。改写了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但真正的安全之路。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