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小时,十三万辆订单,这事儿要搁五年前,我肯定不信;搁三年前,我也只会一笑了之。可现在,满大街的新能源汽车、各种新势力的“卷王”操作,谁还真敢说不可能呢?可这事儿啊,哪怕已经成了新闻,还是得琢磨琢磨:为啥大家都抢着下单?问界这波操作,到底牛在哪儿?咱得给这事儿“扒拉扒拉”。
首先问一句,现在买车究竟图个啥?面子?舒坦?智能化?还是安全? 过去豪华品牌是一块大金字招牌,一辆车恨不得开六年还得演示升窗落锁,剩下交给4S店捞钱。可现在,可真不是那回事儿——你花二三十万,能买到的“实用”和“科技”,多到让人眼花。尤其最近两年,连身边的大爷大妈都开始研究什么车机、自动驾驶,咱还能装傻吗?但是转头一看价格,又得嘀咕,贵不贵?值不值?
问界M7出场这反应,我就想问,大家图的是啥?是认品牌,还是认技术?还是说咱就奔着情怀去了? 六小时十三万单,说实话,这数据挺唬人的,可到底有多少是真心买单,多少是下单后慢慢观望的“薅优惠”的?就算打个九折,还有十多万份订单,这热情哪里来的?是不是国产新势力在大家心里真的立住了?这些问题,其实挺洗脑。
说到问界,你不能不提鸿蒙智行和华为,这俩加一起,等于流量密码。现在谁家的人车家系统敢说不参考一下华为那一套?问界这帮人,“会玩”两个字真不是白叫,技术底子加营销套路,人设立得扎扎实实。以前汽车是“钣金、发动机、底盘”,现在是“芯片、语音、智能座舱”。问界M7跑到30万左右的SUV细分里,把这些配置给堆一块儿,简直是捅了马蜂窝。
你比如说后排吸顶式娱乐屏,这玩意儿以前只有GL8上动手术装,或者百万级带定制才能见着。咱现在买个二三十万的SUV,家里有娃有老人,一路不吵不闹还能看个动画片,科技的福气就是这么来的。别说孩子,成年人坐副驾,看个网剧、刷刷短视频,时间都不觉得难熬。这事儿别不承认,体验过一次就回不去了。
再看空间,5080的车长,3030的轴距,五座、六座可选,用料照顾奶奶,智能照顾孙子。就冲这点儿,卖给谁?多孩家庭、带娃出行的、周末喜欢自驾的,哪个不吃这一套?现在人买车,真不是光冲外表内饰,软硬件都要齐全。就像买手机,光漂亮没用,得附带摄像头牛、续航长。车也是一样,样样不落下,标配全了才行。
说配置,有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三大件”现在是标配了。以前大家当笑话,现在你真不用笑了。前两年一堆人在朋友圈吐槽“买个车还要冰箱、电视干嘛”,现在但凡用过,谁都偷着乐。后排能直接冷饮热奶,长途加班副驾一放躺平,谁不爱? 网络都说“国产新势力卷出来的车,都是一套活儿全包”,这话没毛病。
再说动力和续航,新问界这回开了两条线——增程和纯电。说白了,给你多条路选,城市短途纯电,偶尔出远门油电结合省心。纯电续航能上700公里,燃油增程综合1600公里续航,这种数,怎么看怎么治好了“里程焦虑症”。油耗6.5L/100km,电车的核心还是厚道,别提这油价咋涨跌,车主心里更有底。
可是,28.8到38.8万,这价格你如何评价? 这又是个好问题。老实讲,在新势力竞档成风的市场里,动不动就跳水打折,买新不如买快。问界敢在三十万级定价,就是“不怕你比”,也不怕你PK特斯拉、小鹏、理想。“真金白银”的智能、空间和配置,就是底气。
可关键依然是:问界真的值得大家热捧吗? “首发订单13万,还不是特斯拉”。特斯拉出来那几年,首发数据也“飞天”,但后来市场怎么走的?大家都见过。一辆车首发火,噱头可以造,持续热销得靠技术底子和真诚服务,不能光看第一波数据。
就问界这一波“爆单”,我有点怀疑是不是真实,还是说“意向单”+“活动预热”搅出来的声量?国产新势力这些年玩得最“溜”的,就是声势造起来,细究交付和服务,问题才慢慢暴露。问界能不能扛得住退订?能不能守得住实际交付后的口碑?这才是真正要考验的事。
还有一点必须提,“智能化跃进”是把“双刃剑”。现在一辆车,中控大屏越做越像iPad,语音助手、自动驾驶、智驾规控一大堆,真能像宣传那样舒坦吗? 有几个是“永远不卡死”?堵车时人工智能真能减压?还是出更大问题?身边很多人吐槽,家里做饭的老人都能玩转智能座舱了,不代表所有人都买单。对中老年和手残党,“高度智能”其实妥妥的焦虑源头。
更要命的,有时候智能化还跟实际体验打架。有的语音助手又聋又哑,开个导航就崩溃。有些车企为了数据上报,搞成车主隐私大漏洞。车机系统频繁升级,说是优化,其实就是给用户当“小白鼠”。
回头来说,问界这次预售成绩,能不能复制到“交付64辆,交付13万辆”?整个行业都拭目以待。国产新势力拼到今天,有颜值有配置没毛病,但你怎么把“体验”落到用户心坎里,让三年五年后回头买你第二辆?问界今天的爆款能成经典吗?如果“抢首单”成了最后悔的选择,这个好数据,还有啥价值?
长远来看,国产车市这几年就像“全民答题”——不是抄作业,而是真刀真枪地干。每次有“热门爆款”出来,就是又一场选拔赛。消费者比以前精明多了,普通人选车不是只看牌子、也不是只看价格。谁家的车“踩坑少、体验好、服务靠谱”,谁才有未来。
所以说,问界M7热销固然好,但希望更“长情”些的,是大家拿到实车以后的满意和安全感,而不是发布会上的订车数字和朋友圈里的虚假热闹。如果真还有啥可以琢磨,不妨问自己:你买智能电车,到底图啥?你愿意交多少学费?你买的到底是一辆车,还是一场跟风?
最后还是得感慨一句,国产品牌已经用自己的实力,逼得全球车企都不敢松懈。哪怕万把人退订,只要有人真心点赞,这市场就值得尊重。话说回来,大家都变精明了,最后能留下谁,都靠一个“真”字。问界这回靠的是科技和体验,不是噱头和情怀;能不能把好事做到底,才是真问题。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