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雅迪电动车大批下架,老国标车停售倒计时,骑手小王的烦恼
七月初那天,我去楼下取快递,顺便和邻居老李闲聊。老李是个电动车发烧友,平时就爱鼓捣他的“战车”。他突然问我:“你最近网上看电动车没?好多都不见了。”我一愣,还真是,上周帮表妹挑车的时候,一搜雅迪、九号那些常见款,全都显示无货,有些连页面都直接404。
不是质量出问题,也不是厂家跑路。其实原因挺简单:9月1日,新修订的GB17761-2024标准要上路了。这事儿在我们本地微信群里早传开了,但真正感受到变化,是这两个月新旧车型交替得厉害——卖一辆少一辆。有师傅说,这波清库存比去年还狠。
厂家的动作也快。听销售讲,现在生产线已经全调到新国标上去了。旧款再好卖也不敢多造,多余的只能抓紧甩出去。不少朋友想买个便宜点的过渡用,都扑空了。我同事小赵前阵子犹豫了一下,本来盯着某款经典版,现在连二手市场价格都被炒高一点,说什么“绝版情怀”,其实就是没人再进货罢了。
有些人担心以后是不是只能靠走路或者公交上下班,其实不用太慌张。这只是一个短暂过渡期,新车型上市就在眼前。我表妹急性子,她托熟人提前打听,说8月底各品牌都会集中推新产品,到时候花样更多,就是现在这几周会有点尴尬,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店铺,都显得冷清不少。
不过关键时间节点可别记混淆:9月1日之后,只能买符合新标准的新车。但11月底之前,市面上的库存老国标还能继续卖,只是数量越来越稀少而已。一旦12月到了,那些没挂牌、未售出的旧型号基本就成摆设——销售嘴里直叨咕:“别到时候买回家落不了户,上不了牌,那才叫闹心。”
说起来,新规改动还真不少,不止材料和安全性能升级那么简单。比如塑料件比例降到5.5%以下,还必须阻燃。我维修圈里有位老师傅提起这个,就忍不住吐槽:“以前修外壳,用随便啥塑料焊一下凑合,现在怕是不行喽,要换专门耐高温那种。”
还有脚蹬子的强制取消,让很多骑惯传统助力车的人开始抱怨。“没有脚蹬,以后遇上没电咋办?”群友阿伟自测了一把,说自己跑远途习惯带块备用板,这次只好放弃原来的套路。不过后视镜成标配,对通勤族来说算利好,以前为了省成本自己装,总感觉怪怪的,现在出厂自带,看着也舒服点。
重量限制放宽也是一大亮点,有人猜测续航能力应该会提升一些。但维修师傅又泼冷水,“别光看参数写得漂亮,到底能不能扛住夏天暴晒和冬天低温,还得等大家实际用上一阵才知道。”毕竟过去几年,好多轻量化车型续航缩水严重,这回总算松口气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防篡改机制升级。据说以后超过25km/h直接断动力输出,而且控制器、电池、电机三码合一,不给私自加速留机会。有朋友曾经偷偷找黑店刷限速,被查出来罚惨了,如今估计这种灰色地带彻底封死,再想耍小聪明可难咯。
对比下来,新国标虽然让部分玩家觉得“不自由”了,但从安全角度考虑确实更靠谱一些。本地交警队的小孙哥分享过一个案例:去年夏天有人图方便,把家里的三轮助力非法加装超大锂电池,一场火灾差点酿成悲剧。这次规范材料与结构,也是吃过亏后的教训吧!
最后插一句题外话,我们这边县城二手市场最近很热闹,有胆大的趁机收购库存型旧国标,然后转手倒腾给乡镇用户。有个同行笑称,“这是最后一次淘金机会”,但他也提醒,如果发票日期卡在12月之后,就算价钱再诱人,也可能变废铁。所以入坑需谨慎,可别贪便宜掉坑里头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零散分布于行业交流群、本地维修圈及亲身经历等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