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一看到车企动辄上千亿的负债就慌了:“这公司会不会暴雷?”但汽车行业的负债逻辑远没表面数字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世界汽车百年历史,本质上是“负债驱动型”生意。大众2024年总负债3.4万亿,比营收高36%;丰田总负债2.7万亿,是营收的1.2倍,比亚迪营收7771亿元,负债5847亿元,和他们相比,比亚迪的负债营收能覆盖,属于少的。
但光看负债总数会误判,关键要看负债结构。有息负债(银行贷款、债券)是真负担,丰田有息负债占比68%,每年利息吃掉200亿利润;比亚迪有息负债仅5%,像吉利、长城有息负债占是17%和12%,都比比亚迪高。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新能源车企还有一些政策补贴,如比亚迪拿50亿新能源补贴,并且有广东及深圳的大力支持。
不过高负债≠安全,红灯亮了就得警惕,比如极越在倒闭之前供应商帐期拉长,全靠融资续命,这些信号都在提示资金链快绷不住了。
说到底,负债是车企的“氧气瓶”还是“哑铃”,取决于技术转化能力。比亚迪垂直整合三电技术,在账期和成本上控制的要比大多数车企好。
所以别再被负债数字吓到,关键得看钱花在哪里。良性负债能开疆扩土,这个道理简单明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