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兰达价格大降,普通家庭开始关注,合资品牌压力加大

说实话,看到汉兰达这价格一下子砍下来,我真是有点懵。以前听人说,买汉兰达得三十多万,落地再加点杂七杂八的,随便一算就能顶一套小县城首付的钱。这种车,不是一般人琢磨琢磨就敢买的,往往是兜里真宽裕的,家里有矿的,或者干点生意的人,才会把这事儿提上日程。普通老百姓,说实话看看眼馋都罢了,真到掏钱那一步,心理压力不是一般大。可是现在直接便宜到二十多万,这感觉可不一样了。

你想想,二十多万买个大车,还是丰田的牌子,这事儿搁以前敢想吗?我那个朋友原来是本田铁粉,汉兰达这种咱都不考虑的。他家里孩子多,想换辆空间大点的SUV,可三十万一听就咔咔摇头,哪舍得啊?这回价格一降,立马不一样了,天天刷那些汽车APP,论坛里各种盘配置,甚至让我帮他去4S店探店,生怕错过什么好机会。

这让我琢磨一个问题,大家到底在买什么?车还是心理预期?其实,买车这事儿,跟买房买啥都一样,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心理杠杆在起作用。三十万,你总觉得这得是“豪车”了,买了回家得有面子,自己也得能镇得住那股气。但现在汉兰达都成“白菜价”了,似乎不买都亏的感觉,这心理落差挺怪的。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现在变成随手就能够了,原来“身份感”跟着价格走。

不过话说回来,老汉兰达为什么这么受欢迎?这事儿也简单,一是丰田这牌子,在中国人心里有点特殊,啥都不说,可靠、省心,这是实打实的。你说别的品牌有啥毛病,汉兰达最多也被吐槽空间设计一般,但真毛病少,这点确实是优势。二是空间大,对于有娃的、有老人的、有生意的,这种七座、储物空间充足的车,真的是“刚需”。三是油耗确实不高,尤其混动的版本,省油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但有些问题其实大家心里也有数,汉兰达这几年一直被说配置有点“拉跨”,中低配版不少人吐槽座椅料一般、音响一般,连2.0T动力都不说有多猛,就是日常家用够用。但这个价格往下砍,立刻就变成真香车了。之前听不少人吵说今儿途昂,明儿揽境,但在二十多万价格区间,汉兰达还能保留“丰田”的那点稳定,大家心里吃得透这牌子就值钱。

你要说,这二十多万能不能买更好的SUV?肯定能。可问题是,大部分消费者真的就喜欢省心,谁都怕出问题,怕用两年就大修,所以丰田的质量和售后,一直是个定心丸。这回降价,其实就像把“梦想的门槛”降到了普通人家门口。汉兰达不再高高在上,反而成了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这对市场是个不小的冲击。

我也替厂家琢磨了一下,这事儿其实挺难。你说,汉兰达以前卖三十万,人家丰田也爽啊,利润高,品牌形象好;可问题是现在整个汽车市场“卷”得厉害,电车天天在比智能,比性价比,比花活,油车不降价格就没人看了。你看看领克、比亚迪、长城,新出的SUV哪个不是价格打得火热?之前的合资品牌,靠这点“信仰溢价”好像混不下去了。特别是今年,各种车“跳水”,消费者都在琢磨谁会降,汉兰达就算不降,销量早晚要掉。

汉兰达价格大降,普通家庭开始关注,合资品牌压力加大-有驾

所以厂家也被逼无奈,别看表面风光,实际里头压力巨大。不降价就是等死,降了至少还能抢一批买家。你看八月销量蹭蹭涨,说明还是有效的。现在大家买车,谁不是先把价格排在第一?车圈一句话:“新车不谈好坏,先看能不能打骨折。”降价降到位了,自然有人跟风买,厂家的目标就是趁市场热一阵,赶紧多卖点,不然再晚就被新能源车抢光了。

汉兰达价格大降,普通家庭开始关注,合资品牌压力加大-有驾
汉兰达价格大降,普通家庭开始关注,合资品牌压力加大-有驾

这也引出一个新问题,汉兰达降价到底能不能打持久战?这事儿,挺悬。新能源车发展太快,油耗再低也拼不过电车的便宜,配置一升级还天天推新冠名。汉兰达降价后,可能短期把销量拉上来了,但长远看合资品牌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如果再遇到油价涨、电车补贴多,消费者心里比的就是“省钱”,油车都得跟着降。到时候汉兰达还得再想招,不能只靠省油、省心这两招了。

还有个更复杂的问题,大家买得起汉兰达了,会不会真买?我发现,现在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完全冲着性价比去的,更多是从众心理。看到朋友讨论,看到论坛说汉兰达便宜了,觉得自己也得跟上潮流。汽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了,人人都想开个有“面子”的车,买车不止是买一把方向盘,还是买个身份标签。汉兰达价格降下来,相当于原来的“富人标配”变成“工薪家庭通勤”。这个转变,厂家肯定是算过一遍又一遍,抢市场份额是第一目的,品牌面子暂时可以慢慢退让。

不过这事也不能忽视一个风险,就是未来汉兰达形象下沉,高端客户会不会流失到雷克萨斯、途昂、揽境甚至电动新势力呢?这很有可能。老百姓觉得划算,原来那些讲究品牌档次的人反而会觉得“掉价”,汉兰达失去了昔日“高贵”的光环。只是现在大家都在拼销量,品牌调性这些没法一步到位。以后,可能汉兰达就真的成了“大众SUV”,品牌精神也会有所转变。

有朋友问我,值不值得买汉兰达?我说,如果你还想着空间、质量、保值这些老三样,二十多万入手肯定比以前划算。买回去没毛病,用个七八年还能卖上好价。但是别忘了,现在新车市场变动太快,电车一出来,油车老平台更新得慢,汉兰达还是那个老样子,舒适、省心,但“年轻化”“智能化”这方面一直欠账。假如你追求更高科技、个性化,可能要看看其他品牌。有钱人可能换雷克萨斯,有想法的年轻人也许更愿意买长城、比亚迪这些新势力,汉兰达会慢慢变成“烂大街”车型。

我觉得厂家也好,消费者也好,都是被市场裹挟着前进。以前大家觉得车越贵越好,现在车企都得靠降价才能维持生存。以后什么样的车才算好车?性价比要不要第一?品牌形象还能撑多久?这都是值得琢磨的问题。

这里头最后一个大问题就来了:汉兰达降价,其实是个信号,告诉所有合资品牌,必须放下身段,迎合中国消费者心理,不再靠老口碑吃饭,不再靠信仰溢价。市场越来越透明,价格越来越卷,品牌神话终究会坍塌。买车这事儿再不是随便忽悠了,现在大家都懂车,谁还傻傻只认品牌?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重构”,自主品牌往上走,合资品牌往下砍,该省的得省,该降的得降。不适应就等着被淘汰。

说到底,汉兰达降价其实不只是卖了几千台车那么简单,这是一次“身份洗牌”,一次观念转变。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赢了以后市场。以后买车,大家还会继续讨论谁家便宜,谁家高端,谁家省心。但只要老百姓的钱袋子在,哪辆车能让大家“花小钱办大事”,就一定能赢下去。汉兰达不是孤例,这是市场的必然。厂家习惯了高价格,总有一天要适应大众市场,这就是中国车市的新常态。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