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梦想过拥有一辆理想汽车呢?高端大气上档次,外观帅得能让人多瞅两眼,座舱里软软的座椅和摸起来滑滑的按键,一进车门就有种成功人士的自信。你说这样的车开出去,不就是面子里子的双赢嘛。可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就算是“理想”这辆车,也有让人皱眉头的时候。最近我就碰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后排空调中央出风口镀铬条卡扣易断脱落,这事儿说大不大,但说小也真挺膈应人的。
提到理想汽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智能、豪华、配置高。都说买理想的都是家里有娃的主,这点没错。我家那小子,买车前比我还兴奋。车上的大电视直接成了他的移动影院,冰箱是他的藏宝盒,什么糖果玩具都往里塞。座椅按摩更是每次出门的必备,搁谁谁受得了?对于家里有小孩的,理想就像个移动客厅,功能上的槽点真不多。要说缺点,还真不是那些网上热议的动力、电控或者续航啥的,反而是这种不起眼的小配件,简直是个细节杀手。
空调出风口的镀铬条卡扣,这玩意你不去碰它就没事,可只要熊孩子有一点兴趣,分分钟掰下来。我第一次发现断了的时候心情真是五味杂陈。心里琢磨:这车坐垫能加热、能按摩,后排还有娱乐系统,结果输在一个小小的卡扣上,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我立马给4S店打电话,售后态度不错,但给的解决方案不是很让人满意:要么整个外壳换,价格一听脑袋嗡嗡的;要么就是用胶粘,唉,新车谁愿意随便粘东西呢?这两种选择,说白了就是要么花大钱,要么心疼新车。
我这人吧,碰上创业型问题喜欢自己解决,于是就上网一顿淘,找到能单卖卡扣的商家,价钱吧,比外壳便宜,但真不便宜。不过没啥办法,心疼钱只能硬着头皮买,一个安上了,心里说不定哪天又得断,毕竟这卡扣用起来还是“脆皮”属性。这两天果不其然,又掉了。再买新的也降价了,可你说这样反复折腾,有意思吗?车的本事没出问题,偏偏这“小东西”不长进,这让人有点不爽。
这事儿就得问问厂家,理想汽车这么会做大件,为啥对这种小配件不多花点心思?设计团队光追求豪华感是不是有点“木桶短板”了?一个小卡扣说到底也不难,选个结实点的材料,做个合理点的结构,让它抗造一点,不就好了吗?咋总是被容易断的东西绊脚?难道是觉得用户不会在乎?还真别小看家里有孩子的用户,细节决定成败,毕竟有座椅按摩的大概率就有熊孩子,熊孩子的手比你想象得多,哪里能掰就掰,哪里能抠就抠,对汽车内饰的耐久性是终极考验。设计师们要是在这方面也动动脑子,或许理想真的就“无可挑剔”了。
说到底,理想汽车的定位并不便宜,甚至可以称作国产豪华。既然是冲着“豪华”来做的,用户的预期就不是普通车的标准。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不仅有舒适,也希望耐用,毕竟家里娃一来,车就变成他们的游乐场。孩子随手摸摸点点,哪里不结实就哪里掉,这可不是“用户问题”,而是“设计者闭眼”造成的。说豪华但细节不算数,这就太打脸了。
这让我想问:汽车厂商到底理解用户了吗?售后能说换或者粘,但谁愿意呢?买了一辆倾家荡产的大玩具,总不能刚开几个月就靠胶水续命吧?厂家在大件上下足功夫,营销做得热闹,但有没有人真的跑到市场上,看一看用户怎么用,孩子怎么弄,卡扣能不能挨得住生活的磕碰?小到一个卡扣,大到整个车的体验,不就是“一只螃蟹坏了一锅汤”?这种细节不在意,用户体验终究会被拖后腿。
有时候想想,咱们的消费观念变了。过去买车是拉风,开出去倍有面儿。现在买理想,就是家里的第二生活区。在这里吃喝玩乐,孩子淘气,老人聊天,甚至还有人工作。你说一家人的小型宇宙,如果里面的核心体验没问题,却被零零碎碎的小故障搞得哭笑不得,这心里能舒服嘛?理想汽车不是没做对,它做到了配置强大、空间舒适,这是进步。但理想还不够理想,因为“细节决定体验”。家用型车最怕这种“用着用着就掉一块”的情况,比所谓的里程焦虑还让人上头。
也有人说,这种小问题没啥,毕竟不影响性能。话是这么说,可谁不想自己的车里里外外都整整齐齐的?本来买理想就是图个智能、精致,用个贴纸、胶水修东西,这就感觉像刚买的苹果手机非得贴个老土的外壳保护都破了的味。真不是矫情,家里有孩子的都懂,买车就想一步到位,谁还有时间天天修修补补?这也是我对理想最真实的期待,能不能别让我们为小毛病跑售后、淘配件、贴胶水?把一切都“减配到极致”不只是发动机,不只是软件,还有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格外烦人”的东西。
也许汽车厂家觉得,卡扣之类的小配件不会成为车主弃车的理由,但谁能保证其他配件不会跟着掉链子?一个镀铬条能掉,内饰哪怕有高级感,实际体验还是减分。现在谁买车不是拉着家人去体验一圈?孩子的手指就是最厉害的压力测试。油耗低,动力强这些网上说烂了,但你平时能注意到的是“啥时候掉一块”,而不是“今天充电没充满”。对于这个后排出风口的卡扣,我真心希望厂家能认真对待,材料用点好的,结构再严密点,不要动不动就断,让我们这些用户也踏实些。
人有时候买车,是为了生活更方便,开车舒服,娃开心,这些都做到了,确实让人觉得“理想”。但理想是不是理想,还得看它在日常中的表现。小毛病不少,但都不是致命的,可这么多年,车企们难道还没学会“把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吗?一个卡扣,能让人琢磨半天,也能让用户心里打个问号。这“问号”可不是优质品牌该给用户的。
我最后还是要说一句——理想汽车有自己的“理想”,但能不能多点“现实感”?别让用户为了小配件而闹心,别让孩子的好奇心变成爸妈的担忧。智能、豪华都不是盖的,细节上的“脆皮”却啪啪打脸。希望厂家看到这些反馈,真能让“理想”成为大家心里那辆完美的家用车。这才是我们拼命赚钱、努力生活,最后却被一个小卡扣烦到的实在需求。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连接家庭的空间。理想做得很“理想”,但还不够“完美”,希望有天能让我闭着眼睛都不用操心后排的小玩意,而不是天天琢磨“下一次会断哪”——这才是用户的“理想”。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