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现在国内摩托车市场正忙着 "多缸内卷",大家都比着谁的缸数多、排量大。可到了海外,尤其是那些路况复杂的地方,实用耐造的单缸车反而更吃香。这种国内外市场的差异,倒是给国产摩托车指了条新路子。
先说说 SRT 300 DX 的模样。两个圆圆的大灯,红黑搭配的涂装,看着就像缩小版的 Africa Twin。这设计可不是凭空来的,QJMOTOR 之前和 MV Agusta 合作过 Lucky Explorer 项目,攒了不少技术和设计经验,现在都用在这款车上了。
动力方面,它用的是 292.3cc 的单缸发动机,能输出 29.3 匹马力,转速到 9000 转的时候就能达到。扭矩呢,26.4 牛・米,7000 转就能爆发出来。懂行的人可能听出来了,这发动机其实是在贝纳利 BKX250 的基础上扩缸来的,缸径行程变成了 78×61.2mm,动力提升了不少。
跟本田 CRF300 Rally 比一比,人家的马力是 27 匹,这 SRT 300 DX 还多出 2.3 匹。别小看这一点点差距,在实际骑行中,尤其是爬坡或者载重的时候,区别可能就很明显了。
再看配置,这车可是实打实的硬派。43mm 的倒置前叉,前轮还是 21 寸的,而且能快拆。这意味着什么?你可以轻松换成滑胎,在不同路况切换,实用性大大提高。刹车方面,300mm 的前碟,加上 ABS,还有全地形胎,前胎 90/9021,后胎 120/8018,不管是烂路还是水泥路,都能应付。
整备质量 157 公斤,比本田 CRF300 Rally 的 153 公斤就重了 4 公斤,这点重量差异,骑起来几乎感觉不出来。对于一款硬派 ADV 来说,轻量化可是个重要指标,能让操控更灵活。
SRT 300 DX 把主要市场瞄准了东南亚和拉美。为啥是这些地方?你想啊,东南亚地形复杂,山路、泥路多;拉美很多地方的维修条件有限。这种情况下,皮实耐用、维修方便的工具型摩托车就成了刚需。
价格还没公布,但参考 BKX250 在国内 1.68 万的售价,估计会走 "本田平替" 的路子。花更少的钱,买到差不多的性能,对于那些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可不小。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好的车,为啥不在国内卖?其实啊,国内市场有点 "马力歧视",很多人觉得 29 匹不够看,一门心思追求多缸大排量。之前贝纳利 BKX250 就是例子,性价比挺高,可在国内就是没火起来。 QJMOTOR 先把 SRT 300 DX 推向海外,也算是避开国内的竞争红海。
除了本田 CRF300 Rally,SRT 300 DX 还得面对川崎 KLX300 的挑战。川崎那款车也是 292cc,重量更轻,才 137 公斤,悬挂还能调,在北美市场定价挺有优势。不过的 SRT 300 DX 在动力和配置上,也有自己的亮点,各有各的胜算。
从 QJMOTOR 的整体布局来看,SRT 系列是探险车,还有 SRK 街车、SRV 巡航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线。这样一来,不管消费者喜欢哪种类型的摩托车,都能在它家找到合适的。而且 SRT 300 DX 和之前的晓 800(SRT800RX)形成高低搭配,覆盖了不同排量需求的市场。
中国制造在成本控制上有优势,就像用的 CST 轮胎,性价比高。而且这车设计了快拆结构,在那些维修条件不太好的地方,修起来方便多了,这就是中国方案的聪明之处。
SRT 300 DX 的出现,其实也给整个 ADV 市场提了个醒。以前大家总把 ADV 当 "冒险玩具",可在很多地方,它就是 "生存装备"。特别是在那些未铺装路面占比超过 60% 的第三世界国家,实用耐造才是硬道理。
这也给中国制造指了条突围的路:别总在大排量市场跟人家硬碰硬,单缸实用型的市场还有很大空间。而且把欧式的设计和的制造能力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审美需求,又能控制成本,慢慢就能在国际市场上有话语权。
说到底,摩托车的好坏,不能只看参数。当大家都在比缸数、比排量的时候,不如想想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SRT 300 DX 说不定能在新兴市场成为 "国民 ADV",给国产摩托车闯出个新名堂。从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到自己定义市场需求,这才是真正的进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