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爬坡翻车,北汽集团紧急声明与我无关!北汽制造什么来头

北汽集团这声“与我无关”喊得够快,可“212”翻车的烂摊子,真能说撇清就撇清?一场越野事故,反倒扯出两家企业十年分家的旧怨,这背后的门道比翻车本身更耐人寻味。


事件的引爆点是一段传遍社交平台的视频。10月1日,在中国汽车城市攀爬赛宣恩站,一辆白橙双色、车身标着“212”的越野车正在爬坡,几经挣扎后突然翻车。


视频里,车辆仰翻在地,前车盖被压扁,前车窗碎裂,更刺眼的是A柱发生严重变形,几乎“隐身”。多个博主标注“北汽212”字样发布视频,很快点燃舆论,网友纷纷质疑越野车的安全质量。

这并非孤例,2025年3月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曾发生更惨痛的事故:一辆福特猛禽高速冲击沙丘后翻滚,造成3死1伤。但此次“212”翻车因涉及知名车型,关注度远超前者。

越野车爬坡翻车,北汽集团紧急声明与我无关!北汽制造什么来头-有驾


舆论发酵4天后,10月5日,北汽集团迅速发布澄清声明,态度坚决地划清界限。声明直言,涉事车辆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2024年推出的车型,和自己及旗下北京越野毫无关系。


更明确指出,这家企业已属于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双方没有任何股权或产权关联。有意思的是,这已是北汽集团第二次澄清,2024年6月北汽制造发布新212品牌时,它就紧急发过类似声明。


网友对此吵成一片。有人吐槽:“不管谁的车,A柱一下就塌,这质量太吓人”;也有人调侃:“第一次见自己组局比赛,结果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还有网友翻出旧账:“北汽制造和北汽集团本来是一家,现在出事就不认了?” 支持者则认为,北汽集团及时澄清是维护品牌声誉,无可厚非。

越野车爬坡翻车,北汽集团紧急声明与我无关!北汽制造什么来头-有驾


要理清这层关系,得回到七十年前。两家企业同源于1951年成立的北京汽车制造厂,中国首辆“井冈山”轿车、“国产越野车老祖宗”212都诞生在这里,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老兵”。



1973年,北汽集团前身北京汽车工业公司成立,此后经历合并改制,2001年北汽制造正式成为北汽集团的子公司。但到2015年,北汽集团以1.17亿元转让全部股权,北汽制造变成民营企业。


2020年,富路集团老板陆付军控股后,将总部迁到山东青岛。2023年,“世界铝王”魏桥创业集团拿下71%股权,成为新主人,如今北汽制造已有青岛、德州、黄骅三大生产基地。

分家后,商标成了争夺焦点。北汽制造对北汽集团申请的“北汽212”“BJ212”商标提出异议,2024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这两个商标不予注册,认为易引发混淆。

越野车爬坡翻车,北汽集团紧急声明与我无关!北汽制造什么来头-有驾



2021到2024年间,北汽集团三次起诉北汽制造,涉及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目前官司结果尚未公开。2024年北汽制造发布新款212时,特意去掉“BJ”前缀,只留数字,似在规避争议。


截至目前,北汽制造未对翻车事件作出公开回应,涉事的212车型仍在销售,售价5.46万到10.47万元。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该车型销量1496辆,远不及北汽集团旗下北京越野某车型的2385辆。



北汽集团的快速澄清规避了声誉风险,却让“212”的品牌信誉受创。车质网显示,此前就有车主投诉该车型存在漏水、生锈、转向漏油等问题,此次安全争议更让消费者疑虑加深。


对整个越野圈而言,这起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性能再花哨,没有安全兜底都是空谈。

越野车爬坡翻车,北汽集团紧急声明与我无关!北汽制造什么来头-有驾


一场翻车扯出分家旧怨,一句澄清难掩质量争议。“212”承载的情怀早已分家,可消费者要的从来不是品牌口水战,而是扎实的安全保障。北汽制造和北汽集团的账还没算清,谁来为消费者的信任买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