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传福真下令让仰望推出个旗舰S8,我挺想拼了命也得试试。
说实话,我工资才2万,当然还得考虑家庭预算,但要说有多喜欢,比亚迪家里两辆车的感情都不能少,汉和唐,都是十几万买的。要不是比亚迪的超级跌价策略,我哪用得着打折买车?
不过你要问我,仰望能不能推出像样的旗舰轿车,我心里的答案其实挺模糊。
之前我翻了下笔记,仰望U8L的发布会上,仰望的设计师说了句,我印象深刻的话:高端美学,得由中国人重新定义。这点我还记得挺清楚,因为一直觉得,国外设计师把高端美学的门槛架的太高。中国设计要突破,从基因上做点突破也挺难的。
没细想过,要不是看到U8L那个车头,我都觉得挺帅的。
真实一点说,那辆车的前脸让我想到布加迪威龙。
纯属联想,但你不能不承认,它的灯组和线条确实像加了超跑滤镜。
我家里人见我每天盯着车图,也嚷嚷:你是不是想买那个?看起来像超级跑车,要不要?
我,一边笑一边摇头,心想:这种设计,不会是追求市场销量的主流套路。
这又引出一个问题,难道仰望真的会走高端精品路线?还是说,未来他们可能会做个性价比爆表的旗舰?这种可能性差不多得看仰望怎么在设计的基础上,用料和工艺再下一番工夫。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那些细节都挺用心。
比如车身线条,非拉长扁扁的造型,反而更显得稳重。然后车门边缘的折线,给人一种未来感不至于太空舱。
但核心还是那个设计风格。
我一直觉得,比亚迪公司在设计上其实挺走心的,去年我朋友去展馆看新车,满嘴夸这次改款,特别有质感。
可遗憾的是,创新的高中档设计似乎一直难以突破成本限制,像鼎设计那样的高端造型,恐怕只有在旗舰级别才能用上。
或许鼎设计能给仰望带来一些突破?
有趣的是,市场上看似炒冷饭的设计,越看越像自行其是,一旦量产,难免引起山寨、模仿的争议。
实际上,仰望的高端目标很清楚,想再在中国市场立个标杆。
但事实是,和国际高端品牌比,无论是配置还是做工,还是差了不少。
车内的用料还是有待加强,尤其是中控那块屏,虽然大,但触感不够细腻,跟国外车比还是差了点理解的温度。
你觉得,仰望的豪华感能不能靠外观吸引年轻人?
我每次看那些豪车广告,心里都在想——
人家是从干到细的工艺流程,17层工艺手法,仅仅for一个细节,成本平摊太高。
比亚迪在供应链上其实挺厉害的,一个芯片大水漫灌,让芯片供不上,车子都囫囵吞枣了。
对了,你有没有关注过,仰望的发动机到底什么水平?
我实在不好意思说,我还以为高端车就得配V8或V12,结果仰望的用的还是和汉、唐一样的4缸+混动方案。
听上去挺省油的,但硬要说豪华感,比亚迪在这方面是不是还要再拼命?
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说设计很重要吗?
车身造型、灯光线条,甚至车门的开启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影响消费者的心智。
有一次,朋友开着他的豪车一说:关键还是要氛围感,灯一亮,谁都觉得高级。
我心想,一家造车厂,搞得好看、用料充足,这才是硬道理。
说起供应链,我觉得比亚迪压力挺大的。
去年我遇到个修理工,他说:比亚迪现在有‘自给自足’的计划,但还差点火候。也就是说,汽车的核心部件,还不少得从外面买。
这种外购+自主的供应链博弈,就像拼盘,怎么调料用得好,味道才行。
技术门槛越高,国产自主的空间越大。
毕竟,替代国外零件的那天,也不遥远。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问自己:仰望的设计创新,能站多久?还是说只是一场‘漂亮的泡沫’。
我也知道,这就像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设计不够创新,十年后的市场,可能全都变了样。
对了,有个疑问:你觉得仰望未来最难突破的,是设计还是技术?
我猜测——其实两者都不容易,关键还是市场和用户心理。
一辆车,真是得让人一看就能想象自己在驾驶的东西。
如果价格/配置能再符合门槛,会不会就真的火了?比如说,月薪五万以下的年轻人,真的会考虑仰望吗?
我估计,未来一两年,是拭目以待的关键。
我还是挺喜欢看这种想象未来的设计的——毕竟,比亚迪一直在走这条路。
你说,仰望会不会推出一款超级有趣的旗舰?
我猜估,也许不久后,能看到全新设计语言的出现吧。
毕竟,市场里,谁都在拼认知差。
(这段先按下不表)——下一次是不是可以考虑给我家老爷子换辆新车?他一说买个大点的SUV,车子大份面子,我就觉得房子盖了又不带走。
反正,车越好看,我心越值钱。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