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拿到驾驶证的朋友们来说,第一次独自开车上路,那种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恐怕是终生难忘的。
方向盘握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不仅是车辆的重量,更是安全的责任。
很多人都听过老司机们传授的一些“开车口诀”,这些听起来简单上口的句子,背后其实蕴含着无数经验和教训,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道路安全法则。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些口诀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聊聊里面的门道,帮助新手朋友们更快地从“本本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
咱们先来说说在路上遇到突发情况时最核心的一条原则:“让速不让道”。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但理解了却是能保命的。
想象一个场景:你正在自己的车道里开得好好的,旁边的车突然打着转向灯就往你这边挤,这时候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猛打方向盘躲开。
这个下意识的动作,恰恰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因为在你猛打方向的那一瞬间,你根本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你即将并入的车道是安全的。
你的侧后方盲区里有没有车?
对向车道有没有飞驰而来的车辆?
这些都是巨大的未知数。
你为了躲避一个看得见的危险,却可能把自己置于一个看不见、更致命的危险之中。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判断与旁边车辆的距离,如果还有反应空间,应该立刻松开油门,并适度踩下刹车,降低自己的车速,让对方先过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始终保持在自己的车道内,你所需要应对的风险是可控的,最多就是后方车辆可能追尾。
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不是急刹到抱死,后车司机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两车前后相撞的损失,通常也远低于侧面碰撞或正面碰撞。
所以,“让速不让道”的精髓,就是在紧急情况下,选择风险最小、后果最可控的处理方式。
与此相关的,就是变道时的规矩,老司机常说“一灯二镜三方向”。
这套流程必须养成肌肉记忆。
准备变道,第一步是提前打转向灯,这个灯不仅是给后车看的,也是给侧方车辆看的,是明确告知你的意图。
第二步,也是最容易被新手忽略的一步,是观察后视镜,并且要结合回头快速扫一眼侧后方盲区。
很多剐蹭事故,就是因为驾驶员只看了后视镜,没注意到已经进入盲区的车辆。
第三步,确认安全后,再柔和地、小幅度地转动方向盘,平稳地切入目标车道。
整个过程要果断,但不能急躁。
接着我们聊聊通过一些特殊路况的技巧。
比如“冲坡不冲顶”,尤其是在一些山路或者视线不好的坡道上特别重要。
上坡时车辆需要更大的动力,适当加油冲坡是没问题的。
但关键在于,当车辆快要到达坡顶时,一定要提前收油减速。
因为坡顶是一个巨大的视觉盲区,你完全不知道坡的另一面是什么情况,可能是一段急弯,可能有行人,也可能有一辆同样在冲坡的对向来车。
很多惨烈的对头相撞事故都发生在这样的坡顶。
给自己留出观察和反应的时间,是安全通过坡道的金科玉律。
还有一句是“快走沙,慢走水”。
这讲的是不同路面附着力的应对方法。
在沙地或浮土路面,如果车速过慢,车轮与地面的压强增大,很容易陷进去。
而保持一定的速度快速通过,利用车辆的惯性,可以有效减少下陷的风险。
但遇到积水路面则完全相反,必须慢。
因为车速过快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水来不及排开,会形成一层水膜,导致轮胎失去抓地力,车辆失控,这就是危险的“水滑效应”。
而且,高速冲过积水,溅起的水花很容易被吸入发动机进气口,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维修费用非常高昂。
在城市道路行驶,路口和弯道是事故高发地带,这里的规矩更要牢记。
比如“路口不超齐头车”。
当你在十字路口和旁边车道的车并排行驶时,这辆车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视觉盲区,你根本看不见它前方的情况。
这时候,如果从它车头前突然窜出一个行人或者电动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探头”,你根本来不及反应。
所以,在通过路口时,尤其是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一定要保持警惕,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和旁边的车抢行。
转弯的技巧是“弯前刹车弯后油”,以及“左转转大弯,右转转小弯”。
进弯道前就应该把速度降下来,这样轮胎的抓地力可以更多地用于转向,让车辆平稳过弯。
如果在弯道中才猛踩刹车,很容易导致车辆失控。
等车身摆正,对准出弯方向后,再平稳加油,车辆会更稳定。
而“左转转大弯,右转转小弯”是我国右侧通行规则下的必然要求。
左转时,转弯半径大一些,可以避免过早切入对向车道,给自己留出更充足的观察空间。
右转时,转弯半径小一些,可以更紧凑地进入车道,不影响后方直行车辆的通行,也能避免压到非机动车道。
夜间行车,视线受限,更要依靠经验判断路况。
“走灰不走白,遇黑停下来”,这是一句非常实用的夜间路况判断口诀。
在车灯照射下,正常的、干燥的沥青路面通常呈现深灰色。
如果路面看起来发白、反光,那很可能是有一片积水。
如果前方出现一块纯黑色的区域,怎么照都看不清,那极有可能是路面上的坑洼或者障碍物,因为它不反光。
这时候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减速甚至停车观察清楚再通过。
最后,谈谈跟车和超车,这是体现驾驶水平和安全意识的重要环节。
老司机总结的“跟车五不要”,即尽量不要跟在出租车、大货车、公交车、实习车和豪车后面。
这并非歧视,而是基于风险概率的判断。
出租车可能随时为了揽客而急刹;大货车和公交车体积庞大,不仅完全遮挡前方视线,而且盲区巨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实习车驾驶行为不确定性高;而豪车,则意味着一旦发生剐蹭,维修成本极高。
与这些车辆保持更长的安全距离,是明智的选择。
同时,超车也有禁忌,弯道、坡顶、路口这些视线受阻的地方,是绝对禁止超车的。
开车不仅仅是操控机器,更是一种心态的修炼。
心情烦躁、身体疲劳时,人的判断力和反应速度都会下降,这时候勉强上路,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看到绿灯闪烁,不要猛踩油门去抢,因为下一秒可能就是红灯,而且路口还可能有抢黄灯的车辆或行人。
计划变道,要提早准备,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就安稳地继续直行,到下一个路口再做调整,千万不要在车流中强行并线。
这些看似琐碎的口诀,都是从无数的交通事故中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新手司机们牢记于心并付诸实践,就能在驾驶之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平平安安地享受驾驶的乐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