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未来一季度卖出2辆车,运营净亏超3亿元

法拉第未来一季度卖出2辆车,运营净亏超3亿元

法拉第未来一季度卖出2辆车,运营净亏超3亿元-有驾

"烧钱速度比赚钱快200倍!" 当看到法拉第未来一季度仅卖出2辆FF 91却狂亏3.17亿元时,资深汽车工程师老张把咖啡泼在了财报上。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卖一辆车就要倒贴1.5亿,比顶级超跑布加迪威龙的生产成本还夸张。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卖一辆亏一座金矿"的模式背后,可能藏着新能源车行业最危险的资金游戏。

在拉斯维加斯沙漠腹地的FF工厂,价值3亿元的亏损能买下整个街区的充电桩。但现实是,这里至今仍在使用手工焊接车身的老旧生产线。知情人士透露,某次内部会议上高管曾直言:"我们现在是拿投资人的钱给华尔街讲故事。"这种"PPT造车"的商业模式,正在让FF陷入"融资-烧钱-再融资"的死循环。

贾跃亭升任联席CEO后立即自掏腰包买股票的操作,被业内戏称为"最贵入职仪式"。按照他获得的120万美元奖金计算,相当于每辆已交付的FF 91都自带60万美元的CEO信心加持。但投资人更关心的是,FF账上仅有的4100万美元新融资,只够维持不到半年的日常运营开支。

FX混动品牌的1300台预订单看似曙光,实则暗藏玄机。这些订单中仅有部分支付了不可退还的定金,其余都是随时可以取消的"纸面承诺"。更讽刺的是,FF宣称要打造"电动车界的丰田",但其汉福德工厂规划的3万年产能,还不及丰田在美国工厂三天的产量。

"这就像用金锄头种土豆。" 某供应链专家评价FF的柔性产线布局时直摇头。既要维持FF 91的超豪华定位,又要兼顾FX系列的中端市场,这种"既要又要"的战略让生产线陷入混乱。有离职员工爆料,车间里至今堆着三年前订购的冗余零件,这些库存的折旧成本正悄悄吞噬着本就微薄的收入。

当特斯拉用4680电池掀起技术革命时,FF却把宝押在了高管股票增持上。这种本末倒置的运营策略,让FF的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走低。数据显示,其AI研发预算还不及某些造车新势力自动驾驶团队的咖啡经费。

站在加州炽热的阳光下,那两辆已交付的FF 91显得格外孤独。它们的车主或许还不知道,自己购买的不仅是辆电动车,更是整个新能源行业最昂贵的"行为艺术"。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比交付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当融资游戏玩到极致时,车企会不会为了续命而偷工减料?

此刻盯着这份财报的你,觉得这样的商业模式还能撑过几个季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