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套装:一辆油车和一辆两轮电动车的养车成本经过14年累计已达29万多元,反映出养车压力与经济负担的真实情况
---
我一直觉得,谈养车,最直白的就两个问题:成本和压力。不是说买得起车的人就一定轻松。很多时候,花的钱远超想象,尤其是对像我这种普通工薪族。今天没准备虚头巴脑的说法,就讲讲我这辆老长安逸动车14年里的战斗史。
先说油车吧。这辆车,看起来普通学院女孩都能开出的那款,价格当初落地花了不到9万(长安逸动,估算拆分算算,手续加上交税,算来越要9万,没啥惊喜,但也就熟悉了)。但我其实是按揭买的,算上利息,总共花了10万多点。
用来跑,算下来,每公里的油钱成本还算凑合,给个大概:每百公里油耗6.5升(这个我观察了好几年,毕竟是平时市区多油门开开,油表还经常亮起。市场上同价位的车型都在6-6.8升之间,但我用个人感觉,开到平均油耗大概6.5毛钱/公里吧,估算得大概)。全里程跑了26万公里,乘上0.65元,差不多16.万多(体感正确,别跟我算了,我怕自己算错了)。你看,油钱算得差不多了。
保险和养护也是一笔支出。保险,大概每年3千多,综合险+交强险,估算下来,十年下来大约3.2万左右。养护方面呢,除了常规换油、换滤芯外,底盘维修一次,换了4个轮胎,3780/个(这是我当时在朋友修车铺打听到的价格),一共花了大概6400。除这些,碎碎念的维修、点滴更换,刚开始都不在意,时间一长,发现花的钱不小。
这还不算微小的支出,比如洗车(我每年都办的洗车卡,算了算,一年几百块吧,反正也算在养护费里)。想起去年冬天,冻坏了两个轮胎的气门芯,再补充了个轮胎修补套件,几十块,但烦不胜烦。
还有那次,突然底盘传来了咣当声,修了半个月,花了6500多,可能还能省点——但我刚才翻了翻之前的记账,还是觉得这个价格挺现实的:无论是突发故障还是保养,都在我的承受范围内。
总的算一算:车辆整个14年的账单——
90000(购车)+ 160000(油费)+ 32000(保险)+ 6400(轮胎)+ 6500(底盘维修)+各种小毛病修理费(估算3千左右吧)——总共差不多29万4(这还没算上一些零碎的费用,比如车内用品、更换灯泡或是偶尔的自我DIY修理)。
这个比例挺吓人的,也就是说,这辆车在我这14年里的投资接近三十万。理财上用年均来看,也就不到2万块每年,但对个人而言,压力确实是一长串账单。
也正是这些细碎的小钱,把养车变成了一个无形的负担。有时候真觉得,养一辆车,不光是油钱和保险那么简单。
再说两轮电动车吧,成本就差别大了。去年入手的那款二手电,花了1200(其实是朋友买来备用,从我这里转手的),整体维护也不贵,充电补贴每月省个两三块电费(算少了,实际搞不好多几块),折算下来,电动车的养护费最多一年也就几百。
二轮电车的养大概有个坑在——安全隐患。你知道的,路上大卡车压下来,电动车就是一堆铁疙瘩。其实我觉得,安全损失比油车花的钱还纠结。
对比一下:一辆10年前的二手车,和现在市场中同价位的几款新车(那档次平均价格差不多20000块),新车的成本更高,油耗也不会低多少,但那技术更稳,故障率低,保险更便宜。我偏偏看中老车,原因之一,是用车成本低,自己能花在生活上的钱比较轻松。
前几天跟修理工聊天,他笑着说:你这车还能跑几万公里,真不容易。我也笑,心想,修修补补倒不碍事,油钱多花点,也是为了生活的便利。你会不会觉得,养车的成本和压力都藏在你不经意的细节里?很难用数字完全表达。
话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如果我换一辆混动车或者插电混动,长远看能省多少?(这段先按下不表),似乎也没有多大保证。
有时候真觉得,养车就是个无限轮回的游戏——花、修、补、加油,反正总是不停。这个穷人套装里,油车和二轮电动车的合计成本,反映了我们对于成本控制的无奈。也许未来会更复杂,但像我这种小小业余司机,能把账算得明白,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你们呢,养车,最让你烦的点是什么?是不是也是那一堆看不见的小账单困扰着你?还真是,生活琐碎中的沉默成本。
---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