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迪士尼强强联手,车机广告惹众怒,车主隐私谁来守护?

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这事关乎咱们花了真金白银买回家的车,也关乎咱们每天开车的心情和安全。

您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您花了几十万买的爱车,中控那块大屏幕上,可能会开始出现广告?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

特斯拉迪士尼强强联手,车机广告惹众怒,车主隐私谁来守护?-有驾

最近,大名鼎鼎的特斯拉就干了这么一件事,它跟迪士尼合作,给车主推送了一个新功能,结果没想到,一下子就把车主们给惹毛了,网上的讨论那叫一个热闹。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就在不久前,国外的特斯拉车主们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个系统更新的通知。

大家也习惯了,特斯拉嘛,隔三差五就通过网络更新一下系统,加点新功能,修补点小问题,这本来是它的一个卖点。

可这次更新完,大家发现有点不一样。

在中控屏幕上,那个显示自己车辆状态的3D小车模型,居然多了一个新选项,可以把它换成一辆造型特别科幻、特别酷的摩托车。

懂行的一看就知道,这摩托车可不是随便画的,它来自迪士尼马上要上映的一部大片,叫《创:战神》。

电影在北美刚上,国内也快了,特斯拉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跟迪士尼搞了一次联名,帮着电影做宣传。

按理说,这不就是给车换个“皮肤”嘛,跟咱们手机换个壁纸、游戏里换个角色外观差不多,而且系统也没强制你必须换,你不想用,原来的车模还在那儿,完全可以不理它。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改动,却像是点燃了一个火药桶。

车主们的反应非常激烈,社交媒体和车主论坛里,吐槽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特斯拉迪士尼强强联手,车机广告惹众怒,车主隐私谁来守护?-有驾

大家担心的点非常一致:今天你能给我塞一个电影摩托车,这本质上就是广告植入,那明天是不是就能给我弹窗一个购物广告?

后天是不是一开车就得先看一段15秒的视频广告?

特斯拉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想把我们的车机屏幕变成它的新财路啊!

这种担心真的不是大家想太多。

实际上,在汽车的中控屏幕里加广告,特斯拉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

咱们国内的一些汽车品牌,早就尝试过这种操作了,而且方式比特斯拉这个“皮肤”要直接得多。

比如之前有个叫深蓝汽车的品牌,就曾经给车主的车机推送过一个弹窗广告,内容是所谓的“老车主专属福利”。

这个广告虽然只显示5秒钟,但它弹出来的时间点特别不合适,恰恰是在车主刚坐进车里,车辆启动,最需要集中精力观察周围情况的时候。

就有车主在网上抱怨,说这个广告弹出来,正好把360全景影像给挡住了,他差点就没看到车旁边的行人,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您想想,这哪是什么福利,这简直就是在拿车主的安全开玩笑。

为什么大家对车机广告的反应会这么大,甚至比对手机广告的反应还要激烈得多?

关键就在于,汽车和手机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

特斯拉迪士尼强强联手,车机广告惹众怒,车主隐私谁来守护?-有驾

我们用手机,很多软件是免费的,我们心里清楚,我们是通过看一些广告,来换取免费使用这些软件的权利,这是一种大家默认的规则。

但是车不一样,车是咱们普通家庭最大宗的消费品之一,花的是十几万、几十万的真金白银,我们买的是这个产品的所有权和完整、纯粹的使用体验。

我们已经为这辆车付了全部的钱,车企没有任何理由再利用我们车上的屏幕,来对我们进行二次的商业骚扰和变现。

这种行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你花钱买了个精装修的房子,住进去以后,开发商天天跑你家客厅电视上放广告一样,让人非常不舒服。

当然,我们也能理解车企为什么想这么干。

现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在拼技术、拼价格,前期的研发和生产投入就像无底洞一样,花钱如流水。

所以,每个车企都在想办法开源节流,寻找新的盈利点。

车机广告对它们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不用花什么额外的宣传费用,直接通过系统更新,就能把广告精准地推送到成千上万的车主面前,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短期来看,可能就是被车主们在网上骂几句,似乎也没什么大的损失。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笔账绝对是算错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消费者的选择太多了,尤其是我们中国市场,各种品牌、各种车型琳琅满目,国产新能源车做得越来越好。

特斯拉迪士尼强强联手,车机广告惹众怒,车主隐私谁来守护?-有驾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口碑和用户体验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如果一个品牌为了赚点广告费,不惜牺牲用户的体验和好感,那它就是在自毁长城。

谁愿意花几十万去买一个开车时总被广告打扰的“移动广告牌”呢?

一次不愉快的体验,就可能让一个忠实用户在下次换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竞争对手。

靠这种方式积攒起来的坏口碑,早晚会反映在销量上。

再说了,车企如果真的想给车主发福利、通知个消息,方式有很多种,打个电话、发条短信,或者通过车机语音提醒一下,都远比一个突然弹出来的广告要让人容易接受。

说到底,用户体验才是留住客户的根本。

回到特斯拉这次的事件,车主们之所以这么生气,其实那个摩托车模型本身只是个导火索。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积压在心里的不满,那就是特斯拉在很多车主真正关心的核心功能上,做得并不好,更新得也太慢了。

很多车主都在抱怨,说我们盼了那么久的F$-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老款车型到现在还没给安排上;车里的导航系统,有时候还会犯迷糊,路线规划得乱七八糟;那个语音助手,反应也慢,经常听不懂指令,用起来还不如手机方便;还有那个自动泊车功能,成功率不高,很多人干脆就不用了。

这些都是大家每天开车实实在在会用到的功能,存在这么多问题,特斯拉不想着赶紧投入资源去优化、去解决,反而有闲工夫去跟迪士尼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营销合作,这就让人觉得有点本末倒置了。

大家感觉,特斯拉没有把研发资源用在刀刃上,没有真正关心车主的核心需求。

这种“不干正事,专搞花活”的做法,才是这次引爆舆论的关键。

这次的摩托车事件,就像一根针,刺破了大家心中那个充满期待的气球,失望和愤怒自然就涌了出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