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销量目标刚上调便生乱!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NOA功能成主要问题

35万销量目标刚上调便生乱!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NOA功能成主要问题

35万销量目标刚上调便生乱!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NOA功能成主要问题-有驾

十个月两次召回,小米SU7标准版这次栽在“极端场景”上——9月19日晚提交的方案涉及11.69万辆车,占交付总量近三成。表面是OTA升级,实则撕开智能汽车行业的隐秘伤口。

35万销量目标刚上调便生乱!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NOA功能成主要问题-有驾

“施工路段、压线重卡、突发障碍物”,这些日常少见的场景成了致命陷阱。官方通报里“极端特殊场景”的表述,让安徽铜陵3月那起致命事故的阴影再度浮现。虽说此次召回未出现事故伤亡,但1月泊车功能缺陷召回30931辆的旧账还没翻篇——从低速到高速,软件缺陷正呈蔓延之势。

35万销量目标刚上调便生乱!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NOA功能成主要问题-有驾

工信部数据砸出惊雷:2025上半年国内汽车召回量同比暴涨29.5%,软件缺陷占比超四成。“智能驾驶误判”“单踏板失灵”成召回主因,监管层已加速制定自动驾驶安全强制标准。特斯拉因电子系统缺陷累计召回120.68万辆,接近2024年全球交付量,小米并非孤例。

智驾军备竞赛更显残酷。2024上半年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达55.7%,2025年或破65%。特斯拉FSD入华却“水土不服”,闯红灯、认不出公交车道的问题频发;华为、理想、小鹏已形成强力竞争格局,最新智驾战力榜上小米虽排第五,但跻身第一梯队的速度令人侧目。

关键差异藏在硬件配置里。此次召回的SU7标准版用的是无激光雷达的Xiaomi Pilot Pro系统,仅靠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感知环境;而Pro和Max版配备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未受影响。这暴露行业通病——为抢占价格敏感市场,车企常在入门版“减配”关键智驾硬件,可复杂路况不会因版本差异“手下留情”。

35万销量目标刚上调便生乱!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NOA功能成主要问题-有驾

社媒舆情显示,公众对本次召回的净情感度达-96%,负面情绪汹涌。但换个视角,小米从发现问题到启动召回仅用7天,快于行业平均15天,这种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反而可能成为信任重建的契机。

35万销量目标刚上调便生乱!小米汽车大规模召回,NOA功能成主要问题-有驾

比亚迪王传福的判断更显深远:未来2-3年,高阶智驾将像安全带、安全气囊般成为标配。智能驾驶的“炫技期”正在退场,“责任期”已然到来。技术迭代必然伴随试错,但安全始终是底线——当行业标准完善、技术成熟,智能汽车才能真正带来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这场召回风波,短期看是品牌冲击,长期看却是行业成熟的必经之路。毕竟,能直面问题、快速响应的企业,才配得上用户的信任。而智能驾驶的未来,终将属于那些在安全与进步间找到平衡的玩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