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刚一到国庆假期的第一天,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就开始“排队叫号”的忙活啦。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从9月30日晚上到10月1日凌晨,经过北京、杭州、武汉、长沙以及广深等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排队等候时间都变长了,有的等待时间竟然长达1到4小时。为了防止乱,确保秩序,很多充电服务人员都开始用排队叫号的办法来维持场面。
辰女士从广州出发回湖北老家,她跟红星新闻记者说,到了湖南某个服务区时,新能源车排队充电已经叫到49号了,结果她在那儿等了足足3个小时,才终于把电充上。
有网友反映,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开始出现充电桩排队叫号的情况(截图如图)。
跟城市里充电场景不一样,高速公路上的车流节奏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这回事挺尴尬:平时用得不多,节假日高峰时又排不起队。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测,今年国庆期间,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会处于满载状态。
高速路上的服务区充电站排队办手续,真是烦死人了。
有车主足足等了三小时才终于把电充上。
“电车排队充电排到了49号!”10月1日,一位从广州出发回湖北的辰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为了避开高峰出行,他们一家在9月30日早上就开着电动车回湖北。晚上7点半左右,他们到达湖南官庄服务区准备充电,结果发现已经有十几辆车在排队等着充电,“高峰期完全不够用啊!”
辰女士说,她当时所在的服务区总共有2个充电桩、4个充电口,排队的人还会叫号,一辆车大概得充40分钟左右。最终,她在服务区等了足足3个小时才把电充上,然后又花了快一个小时充电,才得以继续赶路,一共为了充电耗掉了四个小时。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排队还得叫号,图里能看到就是这场面。
临近国庆假期,自驾出京的车流逐渐增多,新能源汽车在等待充电的时间也跟着拉长。有位车主回老家时分享,9月30日晚,他在京哈高速某服务区想充电,结果发现插排都排满了,还得排队叫号,他排到了60多号,耗了将近四个小时才把电充上。这么长时间不愿意下高速充,是因为担心嘛,他说:“一方面得再找个地方充电站,到了还得排队。”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2024年全国新增公共充电桩达85.3万台,累计总数已经达到了357.9万台。全国超过60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覆盖率超过97%。不过,报道里提到,在2025年春节期间前后,像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还有广深这些大城市的高速公路上,排队几个小时才能充上电的情况,还挺常见的。
有些服务区里,增程和混动汽车也要排队充电。一位理想的车主跟红星新闻记者说,他选择排队充电,主要是因为加油站也排得挺长,另外,油钱比电费贵也是考虑的一点。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测:
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即将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的高博曾说过,近几年,新能源车发展挺快,很多朋友都喜欢自己开新能源车出门玩,结果充电排队成了这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性难题。
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2024年国庆假期里,全国高速公路上的电动车充电总量达到了7215.27万千瓦时,日平均充电量为1030.75万千瓦时,比2024年“五一”期间的日均多出34%,比去年国庆假期的日均多出80%,创下了新纪录。
央视新闻报道,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计,今年这8天假期,全国高速公路的日均车流量超过6200万辆,其中,小客车每天大概有5650万辆,占总车流的接近九成,自驾出行的比例挺高。另外,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假期里的日均数量约为1250万辆,占每天总车流的近2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大约30%。
据报道,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里的充电桩,预计在高峰时段会达到满负荷运作(视频截图)。
据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计,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会处于满负荷状态。出行充电的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9月30日和10月1日。9月30日13点左右,充电的车辆开始增多,夜间22点到24点达到顶峰;而10月1日则从早上7点左右充电车辆开始增加,到10点到19点期间为充电高峰。从返程来看,10月6日和7日这两天,充电需求也会迎来高峰,基本从10点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
从高速公路来看,沈海高速、长深高速和京沪高速的充电桩特别旺。按区域分的话,江苏、浙江和安徽这三省的高速路段充电需求估计会达历史新高。其中,江苏每天驾车的新能源车预计超过72万辆,出行量相当惊人。
为什么会出现充电的“潮汐”现象呢?其实,这主要跟用电高峰和低谷有关。在某些时间段,比如晚上或假日,人们用电需求变得特别集中,充电的活动也跟着“涨潮”;而在其他时间段,比如清晨或工作日白天,充电需求就会“退潮”。这就像海水涨落一样,充电的热潮也是有周期、有规律的。
跟城市里的充电环境不一样,高速公路上的车流“潮汐”特性决定了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挺尴尬:平时使用频率太低,可一到节假日高峰还得排长队,真是挺难协调的事儿。
红星新闻了解到,为了应付假期高速路段服务区充电桩排队难的问题,许多高速服务区开始提升充电设施,同时也广泛引入智能管理系统,想办法帮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缓解“里程焦虑”。据报道,国庆节期间,江苏南京的高速管理部门联手供电公司,对车流集中、充电需求大的沪蓉高速黄栗墅服务区做了充电桩升级,在原有的16台充电桩基础上,又新装了12台120千瓦快充桩,目的就是帮出行高峰时段缓解服务区的充电压力。
G15沈海高速最大的几个服务区之一——宁波慈城服务区,装上了超级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比一般充电桩高出8倍。有趣的是,当地电力部门还配置了应急储能充电车,也就是“移动充电宝”,遇到突发情况,这些“走动的能量仓”能马上帮急需充电的车辆提供电力,算是应对突发状况的“救急神器”。
充电“潮汐”现象是怎么回事?据证券时报报道,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的韦福雷说,从短时间内来看,咱们可以用点灵活的办法,比如多搞一些能随意调配的移动充电舱、充电机器人啥的,帮忙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充电难题。至于长远打算,还是得加快推进服务区里充电桩的建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