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与蔚来“双网并行”,三线小城电车补能新体验
说起最近新能源圈的风头事,得数宁德时代和蔚来拉手那档子。前阵子在茶馆里碰见老赵,他一边喝着热乎乎的豆浆,一边跟我唠叨:“你听说没?以后咱们县城也能换电池了,像加油一样快。”我当时还半信半疑,毕竟之前都是大城市玩意儿。结果上周五,我表弟从市里开回来的小车——就是那个用巧克力块儿做动力的,说租一块电池就够上下班,还便宜。
其实这事背后门道不少。原先大家都盯着充电桩,但充得慢、排队烦、天冷掉续航。我去年冬天在北环路等过一个小时,就为了给家里的老款纯电轿车补点“血”。后来听技师李师傅讲:“现在流行啥?不是快充,是模块化换电!”他掰着手指头比划,“人家宁德那个‘巧克力’,26.5度一块,小车装两块,大点儿三块,你想省钱就只租一小块,每月四百多,比以前便宜多了。”
有意思的是,这套玩法和蔚来的那种高端路线不太一样。我邻居张姐买的是带专属服务的豪华品牌,每次去商场地下停车场,都有专人帮她把75度的大包换成150度的大包,说是春节回老家不用担心中途趴窝。但她也吐槽过:“规格太多,有时候排队还得等,因为站里备货有限。”
其实早些年村口修理厂的小王就琢磨过:要是所有牌子的纯电都能进同一个站,不分你我,那才叫方便。这下倒真让他蒙对了。今年3月18号,宁德投了25个亿进蔚来能源,两家的站以后可以互通——据说萤火虫(Firefly)这个新品牌,也直接用上巧克力标准,到时候县里的新司机们选哪种都不怕找不到地方补能。
这里面还有点细节值得琢磨。我表弟最关心租金问题,他算了一笔账:自己平时只需要短途通勤,一个月下来省下的钱刚好够给孩子报个兴趣班。而张姐更看重高速上的布局,她春节跑长途,从京沪到江浙一路都有换电站,就是价格高些。不过两个人聊起来,都觉得要是哪天自己的车型出了故障,比如去年西郊有人遇到插座接触不良导致保险丝烧断,如果不是现场有备用模块,只怕真得拖回4S店,现在这种可拆卸设计多少减轻点焦虑。
顺带提一句,有位老司机分享过一次“半路救急”的经历。他夜里赶工地,用完最后一点续航,在乡镇路口正发愁呢,被告知附近刚建成一家第三代智能换电站,可以按需临时加装一组模块。“不到五分钟满血复活,比烧油还爽!”他说,以前可没这待遇。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有同学吐槽:万一卡死在某个偏远地段,还是传统燃油皮实耐造;还有维修圈朋友提醒,现在虽然标准统一,但每次拆装频繁,对接口密封要求更高,一旦维护不到位容易渗水生锈。所以定期检查还是不能偷懒,不然真出毛病,可没人替你埋单。
眼下,各地政策也逐渐跟上脚步。南方几个试点城市已将部分出租公司纳入灵活租赁体系,让司机根据淡旺季调整套餐。据业内透露,新版国家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将来或许还能看到更多本土品牌接入这个网络,小众玩家终于迎来了舞台。
最后再提一句,我爸今年打算把自家的旧燃油面包卖掉,看中了即将上市的新款A0级纯电脱胎于合作平台。“以后跑菜市场、送孙子上学,再不用天天惦记剩多少公里。”他说,“三分钟搞定,还不用蹲马路牙子吹冷风。”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