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新SUV即将上市,家用车市场风向要变了?
这两天又被邻居老王拦在小区门口,非要拉着我聊买车的事儿。他说自家那台十年前的汉兰达快撑不住了,最近正琢磨换辆大点的新SUV。结果一翻手机,各种新消息都冒出来,说什么下半年有十来款重磅SUV扎堆上市。我寻思着,这阵仗怕是比年初楼下超市开业还热闹。
理想i8这名字听起来就有点“野心”,师傅们私底下说它可能成理想电动化转型的大考。外观上据说和MEGA一个路数,但没那么臃肿,看着更顺眼些。6座布局倒挺适合一家老小出行,不过双电机加5C电池到底啥体验?群里有人调侃:要是真能把价格压到30万以内,那Model Y、小米YU7估计得头疼好一阵子。不过听售后师傅讲,这代高压快充系统如果冬天用得狠,最好别贪图极限速度,不然时间长了容易掉容量——也不知道真假。
乐道L90其实前段时间已经在朋友圈刷屏了,有人专门去店里看过,说空间真不是吹的,大个前备箱塞满行李都还有富余。这车主打纯电+换电,据说900V高压架构让补能效率特别高。在我们这种二线城市换电站还不算多,可像深圳、杭州这些地方,好几个同事反馈通勤基本不用为续航发愁。不过也有人吐槽租赁方案搞不明白,每月费用怎么算清楚总感觉差点意思。
腾势N8L是趁N9火起来之后推的新入门版本。我表哥刚提了一台N9,他最满意的是那个云辇系统,说走烂路时悬挂软硬变化特灵活,还带自动水平调节。有趣的是,新出的N8L定价会低一些,但依旧配2.0T插混动力,加上易三方架构和天神之眼智驾,用他的话讲就是“跑高速省心、堵车轻松”。不过维修技师提醒插混车型油液更替周期可别拖太久,否则机油乳化问题容易找上门。
捷途纵横G700则是第一次玩大梁结构,一副硬派越野范儿。我去4S店蹭茶水时看到实车,比普拉多长一点但轴距只多20mm。销售小哥悄悄告诉我,高配版还能原地掉头,还有航行技术(其实就是特殊地形辅助),不过他说这功能一般用户一年都用不上几次。有个老司机群友就吐槽:“三把锁你真敢天天锁?等你修差速器的时候钱包才知道疼。”
吉利银河M9最近很火爆,因为之前星耀8把轿车价格打下来,现在M9又号称大型SUV能卖到20万级。一位做汽车内饰的小厂老板跟我唠嗑,说这个简约风格现在年轻人喜欢,中控双联屏确实显科技感。但1.5T插混到底带这么大个身板爬坡怎么样,他表示怀疑,“东北冬天下雪,你看看实际表现再决定。”保养方面倒没啥难度,就是常规检查不能偷懒。
方程豹钛7也是最近经常被讨论的一款,它和豹8轴距一样但长度短不少,没有大梁,更偏向城市用途。据朋友试驾后反馈,两驱版足够日常通勤,四驱适合偶尔自驾游,但别想着拿它挑战极限越野路线。不少南方朋友觉得舒适性和续航比越野能力重要,而且1.5T插混组合在拥堵市区表现不错,只是噪音控制一般般,下雨天胎噪明显些。
特斯拉Model Y L直接来了个加长六座版,我那位做滴滴的亲戚已经盯上好久。他最关心第三排空间是否鸡肋,还有35万左右的预售价会不会影响现有Model X销量。“接近五米长度、三米轴距”,他念叨半天还是觉得内部乘坐体验才关键。据传新版本隔音升级了一波,不过北方冬季暖风启动慢的问题还没人解决透彻。
智己LS9主打旗舰六座大型SUV,有一次饭局遇到厂家的人,他们夸这个超级大增程方案厉害,可以纯电跑450公里以上。同桌修新能源的小伙子摇头,“理论值归理论值,你夏天空调一开肯定缩水。”但轮毂是真的气派,大饼造型很吸睛,据说洗一次得花俩小时——自己动手基本放弃治疗……
尚界H5最大卖点之一,是华为与上汽合作造出来定位中型市场,而且预计起步不到20万。微信群里好多95后的同学蠢蠢欲动,都盯着增程版跟纯电版怎么选。有个人问动力总成稳定性如何,我认识的一位老工程师直接回复:“首批产品建议先观望半年,看故障率再决定。”话糙理不糙,新品牌第一批确实谨慎点没错。
极氪9X外形酷似库里南,上回展厅开放日我溜进去看过样品,本以为百万级豪华货色,其实内饰质感没有预期那么奢侈,也许40万元起步靠谱些。这次搭载全球首套900V混动平台,还整了2.0T发动机+三台马达配置,有传言零百加速进3秒俱乐部。不过售后经理提醒激光雷达虽炫,但泥泞天气偶尔失灵,小毛病免不了,还需留意软件更新频率,不然自动驾驶体验可能“一言难尽”。
另外还有件事值得提一下:九月份问界M7据说明显改脸,会朝M8/M9那种年轻路线靠拢。现款很多人嫌外观太稳重,现在渲染图流出以后群友反应两极分化——有人叫好,也有人担忧经典味道丢失。如果24.98万元起步价还能保持住,那估计中大型家用市场又该掀波澜咯。今年下半年行情咋变谁也不好断言,就像街边修理铺张叔常念叨:“买早一步落伍一年,多等等未必吃亏。”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4S店销售、维修技师闲谈及部分微信群讨论,如有误差请谅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