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数据揭示,东风本田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上半年,其终端销量仅14.9万辆,同比暴跌37.4%,远超市场整体增长趋势。6月单月销量也下滑明显,与全国乘用车市场18.1%的同比增长形成鲜明反差。
燃油车支柱动摇,产品线老化明显
曾经以CR-V和思域为傲的东风本田,如今高度依赖CR-V。上半年CR-V虽售出近9万辆,占品牌销量近六成,但其在SUV市场的排名已滑落至第十位,昔日统治力不再。其他主力车型如XR-V、思域等销量大幅跳水,后续推出的HR-V、LIFE(来福酱)等车型则持续低迷。
分析指出,在激烈的价格战和竞品精准打击下,东风本田的产品定位和定价策略显得滞后。部分车型更新缓慢(如享域、来福酱等),配置与价格竞争力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管理层似乎采取了“收缩战线、保主弃次”的策略,集中资源,但效果尚未显现。
新能源领域步履维艰,市场表现惨淡
在新能源这个关键赛道上,东风本田的表现尤为堪忧。其推出的e:NS1、e:NS2以及重点打造的灵悉L等纯电车型,月销量长期徘徊在几十到几百辆的低位(如e:NS1月销92辆,灵悉L月销194辆),上半年累计销量均不足千辆。今年推出的S7车型,即使力度大,6月也仅售出54辆。
业内人士认为,东风本田新能源车型在续航、充电速度、智能驾驶等核心指标上与主流竞品存在差距,同时定价偏高,即使有终端,性价比优势也不突出。这与国内新能源市场53.3%的高渗透率形成强烈反差。
全球战略收缩,本土化转型遇阻
雪上加霜的是,本田全球电动化战略出现调整。受海外市场影响,本田已终止一款大型电动SUV研发,并将2030年电动车投资计划大幅削减。这无疑给依赖本田技术与产品输入的东风本田蒙上阴影,其未来新车型导入和技术共享面临不确定性。
对比之下,部分合资品牌(如东风日产)已开启“反向输血”模式,积极拥抱本土供应链,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并取得成效。东风本田虽有深厚混动技术积累,但未能充分转化为市场优势,且在纯电领域的本土化研发和响应速度上明显落后。
结语:
销量断崖式下跌、燃油车优势不再、新能源折戟沉沙,叠加全球战略收缩带来的不确定性,东风本田正站在十字路口。管理层亟需拿出更果断、更本土化的策略,加速产品更新迭代,调整定价体系,深化本土合作,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寻求突破。否则,在瞬息万变的中国汽车市场,等待它的可能是更严峻的挑战。市场不等人,改革刻不容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