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庆节假期,高速服务区出现了大量电动车充电需求。为了维持充电秩序,许多服务区开始实行叫号充电制度。大量电动车聚集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导致现有设施难以满足所有车辆的充电需求。
国家电网在10月1日做出预测,全国范围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尽管很多地方都已经铺设了充电桩,但因为电动车数量太多,部分车主在高峰期还是会遇上短时间无法充电的情况。供电瓶颈成为影响电动车用户出行体验的一个重要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
针对这种局面,不同的车企也在尝试新的办法。比亚迪推出了名为“闪瓦闪充”的技术,除了对车辆有要求之外,对电网的承载能力也有较高要求。比亚迪的做法是在每个充电站配备自家生产的电池组,充电时如果电网只支持240千瓦,电池组可以补足剩下的功率,帮助减轻电网瞬时压力。
蔚来则采用了与比亚迪类似的策略。他们会提前将电池充好,等到车主需要时直接进行换电,这样不仅能分担电网压力,而且换电服务一天24小时都能进行。
未来,随着充电桩的持续铺开,决定充电速度和体验的关键环节将不再只是充电桩的性能,更在于电网是不是能够抗住高峰时段的庞大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