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把造车玩成了攒机,用工业垃圾的品质,打出了王炸级的销量

讲真,大宇Espero这个名字,现在扔到车友群里,估计99%的人得去搜一下,剩下的1%是暴露年龄的。但这玩意儿,在汽车这个大型魔幻现实主义的舞台上,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行为艺术的典范,一个“不务正业”到了极致的产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的诞生,本身就充满了“不装了,摊牌了”的草台班子气息。时间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韩国大宇汽车,那时候还活在通用汽车的阴影下,说好听点叫技术合作,说难听点就是技术锁喉。想自己搞点大的,门儿都没有。眼瞅着隔壁现代的索纳塔都快成街车了,大宇这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态直接爆了。

怎么办?正经路子走不通,那就只能整点花里胡哨的。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早期雏形:我正常打不过你,我就不按套路来。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大宇的第一招,就是把“自主研发”这个词给解构了。你以为的自主研发是十年磨一剑,卧薪尝胆;大宇的自主研发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回家一看,组装出来一头驴。

它把造车玩成了攒机,用工业垃圾的品质,打出了王炸级的销量-有驾

这车的车身设计,是意大利博通的。听着高大上吧?但这是博通当年给雪铁龙设计,结果雪铁龙没看上的方案。说白了,就是方案库里吃灰的废稿,大宇过去当个宝贝给捡回来了。这操作,就跟你在二手平台淘了个别人退货的限定款一样,听着是那个味儿,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然后是底盘。这车的底盘,就是把欧宝80年代的老爷车Ascona从腰子后面一刀切开,硬生生给拉长了。我愿称之为“物理外挂”。这种简单粗暴的拉皮手法,充满了原始的工业暴力美学,三体人看了都得过来递根烟,问问这技术是不是跟歌者文明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都是通用家的现成品。所以你看,所谓的“大宇第一款自主研发车型”,本质上就是一个国际联合丐版缝合怪,一辆披着意大利设计外衣的韩国产德国老爷车。这不叫造车,这叫攒机。

但你别说,这台攒出来的机器,还真让大宇给玩明白了。1995年,大宇带着这玩意儿和另一台叫Nexia的车,直接闪击欧洲,主攻英国。怎么打?还是那套掀桌子的逻辑。当时英国市场的车,一个个都端着,卖车跟卖奢侈品一样,配置抠抠搜搜,保养贵得要死。大宇来了,直接不讲武德。

上来就是王炸:三年或9万多公里的保修,六年防腐蚀保证,三年免费保养,三年免费道路救援。顶配2.0L发动机加合金轮毂,打包卖你12250英镑。大宇自己都毫不避讳地说,我这个价格,比你们那些正经牌子低了40%。就问你怕不怕?

这套打法,就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把竞争从产品本身,瞬间拉到了一个极其野蛮的维度。它不在乎品牌调性,不在乎技术传承,它只告诉你一件事:我便宜,我量大,我服务还好。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哥们是来卖车的还是来做慈善的?讲真,有时候看到现在电车动不动就送冰箱彩电大沙发,我总觉得大宇的灵魂从未走远,只是换了个马甲。

这招确实好使。英国老百姓一看,同样的价格,隔壁只能买个啥也没有的丐版,你这直接给顶配,还送全套售后大礼包,这谁顶得住啊?于是Espero在英国卖得还真不错。宽敞,便宜,配置高,看着还挺唬人。

但是,但是,行为艺术终究是行为艺术,它解决不了物理问题。这场大型表演进行到一半,问题就来了。首先是那个仙气飘飘的意大利设计,在英国那个潮湿多雨的环境里,跟压缩饼干见了水一样,迅速开始生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的就是它。

更要命的是电气系统。这车的电气系统,简直就是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突出一个随心所欲,机你太美。中控锁、雨刷器、车灯,说罢工就罢工,毫无征兆。最典中典的是ABS控制模块,故障率高到离谱,换一个又贵又难找。这直接导致很多车年检都过不了。我作为一个曾经也开过老破车的糙人,我太懂这种感觉了,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车子趴窝哪个先来。你开的不是车,是薛定谔的盒子。

这根本就不是车,这是个工业垃圾!

这就引出了一个终极问题,一个品牌到底值钱在哪?是那个标吗?是。但也不全是。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它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告诉你,我贵,但是我稳。特斯拉最值钱的是它的“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别的都没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大宇Espero这种车,它试图用掀桌子的方式告诉你,品牌都是虚的,性价比才是王道。但当性价比的遮羞布被扯下,露出里面生锈的底盘和失灵的电路时,一切就都崩了。

写到这我都有点于心不忍了,感觉自己像是在鞭尸一个早就凉透了的古人。但它的故事太有代表性了。因为当年的大宇,和现在很多新势力一样,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在巨头林立的黑暗森林里活下去?最好的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Espero的自爆式营销,就是一种极限施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最终,随着韩国经济危机爆发,大宇自身难保,配件供应都跟不上,Espero的二手车价直接崩盘,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股。到2023年,全英国一万六千多辆Espero,只剩下9辆还在路上跑。从万人嫌到稀有物种,只需要20多年。

故事的结尾还有个小彩蛋。据说这车在东欧一些国家,因为皮实耐用(特指发动机变速箱这种买来的总成),很受出租车司机的欢迎。你看,这就非常魔幻。一个被市场证明的失败品,换个场景,居然成了耐用品的代表。

这说明什么?说明决定一个技术或者产品成败的,从来不是实验室参数,而是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就像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而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问我这车最后怎么还有人开?因为对于真正的老司机来说,只要三大件还能喘气,其他的一切都是选配。甚至连车壳子都是。这就是最纯粹的驾驶,一种回归本源的修行。你懂了吗?反正我不懂。

它把造车玩成了攒机,用工业垃圾的品质,打出了王炸级的销量-有驾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