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新闻,发现上汽大众ID.3又降价了。就悄悄的、没敲锣打鼓,像人买白菜一样,直接把价钱往下压。一开始看到十二万九千多,心说还得再犹豫犹豫,可谁知道,限时一口价一出,竟然能到十一万九千八百八十八。你说,这事是不是有点意思?我甚至开始琢磨,如果再观望两个月,会不会还有更狠的价?
电车这两年火得烫手,降价成了新常态。上汽大众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佛系?不是官宣“巨降”,也不是打广告,就这么低调上市。你细品这事,厂家其实心里清楚,今天的车市已经不是三五年前那种“大爷卖车”,大家手里都攥着手机,搜一下对比表,品牌、配置、价钱谁都瞒不住。厂家降价到底是良心发现还是逼上梁山?
再来看看这车外观,没啥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那个简简单单的小肥脸。有人说这车有点像微笑的青蛙,有人说就是家用实在车。加了个LED灯带,晚上能发光,车标像夜店VIP,轮毂变了一款新的,点个赞吧,至少不会让你觉得买了去“撞脸”太多。不过说白了,ID.3这外观,绝对不是年轻人嗷嗷叫着“我要自拍发朋友圈”的那种炫车,但这无所谓,毕竟买车也不是光为照相。
颜色给了四种选择,极智版还能选轮毂两种样式。有些人选了同色车顶,还能便宜一千块。这种小心思挺逗,不是你便宜我几千,而是你想省一千,加个同色,心里美滋滋。其实哪个色好,真没啥门道,愿意选红就红,白就白,反正出去一看,八成都选白的。但大众这点算是给人面子,不像以前彩色都加钱,现在自己也知道,年轻人真不买账。
再说内饰,还是那个老样子。仪表盘大小仅5.3英寸,有人觉得太小,不适应。中控屏算是主角,12.9英寸,不算小家子气。很多人说现在买车就看屏幕大小,越大越好,有点像买电视。换挡杆藏在方向盘后边,也算一手骚操作。这玩意刚开始用,还真得慢慢习惯。不像老车型一把拉下去有快感,现在全是电子感觉。主题还能选暮光交响、白色乐章,厂家给你营造氛围感,其实你用到第三天就忘了。配置表上写的是没变,但具体玩到啥地步,有问题得去店里问,这年头甭信官方吹,去门店亲眼瞧才靠谱。
动力和续航,这事真得聊聊。单电机,125千瓦,续航451公里,电池53.6度。这几个数字,铺开一看,别的车都能超过。你拿ID.3和名爵MG4比,名爵价格直逼最低工资,比亚迪萤火虫也更便宜。那ID.3凭啥还这么卖?其实大众想走自己路,主打一个“德系品质”。有些人真就相信德国造车工艺好,开出去有底气。可现实是,大众再牛,电动车这行道也是新来乍到,水平跟中国品牌还真是五五开。
你要问451公里续航,是假的吗?这事仁者见仁。有些人天天吐槽:“官方给个数字,实际开出去,掉电掉得飞快,根本不靠谱!”我看,这种事,纯靠怎么用。你在市区里开,不急不燥,续航还真接近官方值;你要老在高速飚,冬天开暖风,电池掉电像自来水。其实买电车的都心里明白,宣传和实际总有落差。ID.3好在哪?就是大众的底盘和操控,给你一种稳稳的感觉,这不是纯电动小品牌能给你的体验。
再说,八月卖了2800多辆,也不算高。这车放在新能源市场里,的确没霸榜,但对大众算不错了。你回头想一想,电动车圈里动辄几万辆销量的不是比亚迪就是特斯拉,合资品牌大部分还在摸索,ID.3这成绩说不上沮丧,起码不会让厂家喝西北风。
重点就是,现在这降价能逆袭吗?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你先看市场,每家都在杀红眼,特斯拉隔几个月调一次价,比亚迪出新款就降三五千块,名爵直接拉到“白菜价”。大众降一万,说白了比较克制。可能是觉得品牌在这,看消费级差点,但又不能太丢脸。你问一问身边买车的朋友,大部分看的是“性价比”,品牌不再是唯一,谁便宜谁实用才是硬道理。
ID.3的核心优势到底在哪?我觉得,是那些既想买电车,也不想丢牌面的人。上汽大众再怎么说,在中国认知里还是“国际大品牌”。你买个比亚迪,性价比高,买个ID.3,图个“大众车主”。当然了,这年头牌面值多少钱,可能还真没那么高了。你要真是追求实用,MG4、萤火虫早就把价格砍下来了;你要是追求品牌,“大众”也只是光环,不是法宝。
再说,很多人犹豫的点不仅在车价,把一堆配置算明白,“选装件加价”,一年养车成本,后期电池衰减这些细节,都折腾人。你像ID.3,选同色车顶便宜一千块,听着划算其实只是小恩小惠;配置一样,实际体验差别不大。真要便宜还得再等一等,甚至等到年底有可能进场价更低。
我还琢磨一个问题:为啥车企现在都爱悄悄降价,不爱搞大促销了?是不是觉得互联网舆论太快?你要是真打“史诗级促销”,没两天全网都知道,别家马上加码,反而抢不着流量。再加上大家对降价已经审美疲劳了,去年一波波大降,现在撑不住的品牌都已经入场“血拼”,大众表面淡定,其实不见得比别人容易。降价不是救命稻草,顶多是缓解压力。
再看电动车市场这个大局,中国品牌变革速度太快了。比亚迪、吉利、奇瑞,小鹏,这些牌子都在搞技术升级,啥刀片电池、智慧座舱、激光雷达、智能辅助,花样繁多。而大众ID.3这几年节奏偏慢,更新幅度不大,感觉还有点“守城”的意思。你说这是不是德系老品牌的“傲气”?你东西确实稳,品控也可以,但小修小补不够了,现在是卷价格、卷配置、卷体验的时代,只有跟上节奏才能抢市场。
其实问问身边人买电动车图啥,答案其实挺简单:图个省钱,能充电,跑得远,维修不贵。品牌固然重要,但真的不是一锤定音。ID.3这车,就是适合那些预算不高但又不舍弃德系的人,想要面子又不想多花钱。如果你压根不看品牌,完全冲着价格来,那名爵、比亚迪更适合;你要是还犹豫,怕后期麻烦,那还是再观望一阵,说不定以后再降一波,或者配置升级送一堆礼包。
最后想问各位,现在买电车到底看什么?是牌子、颜值,还是配置和续航?这事没有标准答案。人和人需求不一样,买了都说自己赚到了,隔壁新款再降又懊恼。大众这波降价,或许能把前阵子犹豫的客户拉回来一部分,但说逆袭,还得看后边中国品牌愿不愿意更狠。如果谁能出更牛续航,配置秒杀,大众ID.3就得更卷。总而言之,现在买车就一句话:别慌,慢慢挑,价格和配置都在变,终究能淘到自己想要的那辆,别急着下单,市场只会越来越卷,机会只会更多。
至于大众ID.3是不是你理想的电车?只能说,看你对牌子、价格和实用的平衡怎么选。如果牌子信仰大于一切,那现在确实值得出手;要是一直追求极致性价比,不妨再等两个月,看市场还怎么变。买车这种事,从来就是自己的选择,不用跟风,也不用被营销带节奏,自己想清楚,才是王道。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