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接受这些缺点,钛7就可以放心买了
我刚提的这些,是真的用车体验总结出来的——不是空话,不是宣传,而是用实际感受铺陈的。
先说说这个极简的内饰设计。你方方正正,没什么炫酷的水晶按键味,反倒少了不少杂质感。跟特斯拉比,钛7的内饰就是那种用料够用,简洁实在的风格。我的一个朋友,去年刚换了新Model 3,他说那车太未来感,但坐车里总觉得少点温度。而钛7的设计,挺接地气,什么都不花哨,只讲实用。
但你要问我:这算缺点吗?我觉得,除非你追求一堆发光水晶,或者高科技氛围,否则这个极简其实也挺踏实的。
再来聊芯片。除了顶配,钛7的车机用的都是778G(大芯片,手机都知道),不是车规级。是不是有点冒险?可能吧,但我觉得这个级别的芯片,日常用下来也没啥问题。毕竟这车内存反应快、不卡顿,导航、听歌跑得挺溜。搞不好,未来车机能升级,什么云端服务一多,也不靠硬件死撑了。
这点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基本体验就是用了几天没有出啥闪退,说好使。对比同价位豪华品牌,谁还用车规级芯片?那些误差,可能就是我跑个高速偶尔会卡(不是经常),但这个价位,算能接受。
然后说个细节,方向盘和油门夹角,跟硬派越野差不多。这个设计一看就知道是针对越野车的,俩柱子看着挺长,转向特别自然。矮个子司机可能就得适应一下,我身高172,偶尔会觉得油门太偏上了点。特别是在城市里踩油门时,要调整下惯。有个朋友笑我根本不用想安全驾驶,跟自己家的自留地似的。——这段先按下不表,有点跑偏,但真实感受。
关于空间和实用性,没有备胎这个事,算个大坑?其实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现在都不用备胎,就靠轮胎修补包和备胎包。那啥小书包储物空间,确实有限。你要装个锤子套或什么大额外电子设备,基本放不进去。这个问题,真得看需求,喜欢未来自驾"的,更在意空间的还真不太会考虑钛7。
我喜欢五座,六座的方案很少有人在意,我试过几台,空间后座利用率都不高。真喜欢6座的,基本后排就用来放脚或是挤一下,后备箱的空间也都挤得很满。钛7也只有五座,没有6座版,算是个小遗憾。
续航嘛,这是硬指标。官宣135公里?我猜,真要算实操,实际上不到一百六七十公里(估算,不确定)。这个续航水平,有点悲催。你别看官方说两天充一次电,实际上如果天天跑70公里,两个多天就得善后。我观察,很多朋友滴滴司机,基本每天得充电一次甚至两次。这对普通城市代步,确实不太友好。
续航短,也能理解。钛7不是用来长途旅行的,更多是自驾游时的刚需。比方说,我朋友开这车上下班30公里,他说还能接受;但如果你在北京郊区跑长途,估计得多算算时间。
警方,油车多百年,纯电还在试错阶段,没细想过,它未来能不能降成本?这个问题我在跟某维修师傅聊过,他说,电池成本后续会逐步下降,但制造工艺还在走向成熟。估算,十年内,续航可能会涨,价格可能会低,但短期看,135公里确实偏短。
外后视镜设计…这个说实话不算缺点。挡A柱视野的问题,主要看调试。很多车都存在这个问题,视线盲区还是需要养成好惯。有个同事说:买车还是得看自己惯,配个小镜子或者车载摄像头,能补充视野就行。我倒觉得,真正的问题在于开车惯。
你会不会觉得,我莫名其妙就在跟你讨论一台车?其实我是用过才知道,很多所谓缺点,用来看日常,影响其实有限。反正我开车27年了,从微面到劳斯莱斯,都体验过。
不过说个趣事,上星期我开钛7去超市,刚停车下来,旁边一个年轻人指着车说:这车看起来挺酷的,价位怎么样?我还没接话,他又说:不过续航这么短,没电了不麻烦吗?我愣了秒,心想,谁说长续航才叫好车?特斯拉都上到900公里了,钛7就这个水平,真不能跟豪车比。
但说实话,除了续航和空间,其他的我觉得还行。尤其你别看标配135公里续航,那是最便宜的版本,配置差不多的190公里版本,价格也没涨太多。你可能会问:那更长续航谁买?我猜,可能是未来会推出更高续航版本吧,(这段猜测纯粹没细想过,别太在意)。
问一句,买车最在意的是什么?我倒觉得,实操用起来,哪些缺点真的会成为麻烦?有时候,车好吗,还是看你怎么用。
对了,你觉得,续航短,影响大吗?还是说,大家都在算计未来的升级空间?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