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各位还记得那一年,自动驾驶还像科幻片一样遥不可及吗?
激光雷达、智驾芯片全员高攀不起,智能化只是豪车才能玩起的“高端游戏”。
如今呢?
十万块,激光雷达轻松到手,芯片堆得跟薯片似的——零跑B10又把我们的认知彻底颠覆了一回。
就说成都车展这波操作,车企们各自扬着旗号,动辄百万级目标,拉动销量跟拉大旗似的。
比亚迪想冲五百五十万辆,长城也未曾落后,吉利跟在后头亮出了两百七十万,连“新晋网红”鸿蒙智行都不甘示弱,要刷一百万目标。
但这些大厂口号响归响,咱普通消费者到底买啥才最实在?
零跑B10横空出世,游戏规则是真的变了。
十万出头的价格,空间不小,长4米5多的车身、轴距2米7多,后排三个成年人并排坐,腿都不硌。
谁说低价一定是马路“老头乐”?
配置再说说吧,510公里标续航,冬天电池还不掉链子,就这良心程度,通勤刚需不怕雪天冷风。
零下三十度车还能跑得明明白白,北方小伙伴怕啥?
关键是激光雷达和顶级芯片成了标配。
之前这些玩意儿,谁敢想小十万就能买到?
Orin-X芯片都快成高端座驾的身份证了,但现在,零跑把它硬生生塞进千元级,盟主气质呼之欲出。
还有8295芯片,相当于手机里的“旗舰U”,运算速度像换了网吧主机,那操作感简直让人“吹爆”。
有点像当年智能手机大乱斗,百元机秒杀老旗舰,今天轮到车圈上演同样的戏码。
实测电耗也不藏着掖着,市区“佛系”开法,十多度电跑百公里。
高速稍微飙一飙,十三十四满打满算。
充一次电,官方说能跑五百公里,其实用着也差不多四百五。
这达成率,说实话比不少老牌电车都硬气,很多大厂车型标着续航,真开起来掉得飞快,坑你没商量。
用上CTC 2.0电池技术,把电池和底盘联合做成,省出一堆空间,还让整车更结实。
据说冬天开暖气都不虚,这对那些惧怕寒流的电车老用户可以算生死救星。
不怕冷,空间大,该有的智能全都不缺,这配置怎么说都叫人心动。
再看价格区间,9.98万起到12.98万,正好击穿燃油和电车的“防线”。
之前,这个价位纯电SUV顶多给个自动空调,主被动安全顶多两仨,其它啥都让你“自选”。
零跑B10来了,直接把激光雷达、高速领航、智能芯片统统丢进基础套餐。
一句话,便宜没好货的定律被它打得灰飞烟灭。
成都车展现场那是真热闹,年轻人扎堆围着瞅,个个眼里都是对智能生活的憧憬。
有人下意识问为啥不买燃油车,销售也是“笑里藏刀”。
一句“电车保养便宜、充电成本低”,直接把传统油老虎堵回菜市场去了。
电费一个月才油费的三分之一,谁还跟钱包过不去?
体验归体验,路测绝不含糊,上市前雪天、雨天、极寒气候一道试,把未来的“抗造”一把拉满。
零跑自己晒数据,说订单已经过两万。
具体交付会不会卡壳?
没人敢保证,毕竟零跑之前没在大众级赛道这么铁血冲杀。
产能跟不上,那可就白瞎这波热度,但人如果不偶尔做点“冒险选择”,那人生还有啥意思?
各种内行、外行都在讨论,这低价智能化到底是不是诚心做市场,还是噱头包了芝麻假的大饼?
其实这问题可以拆着聊。
一方面,零跑B10的出现,把“高配置=高价位”这条祖训砸出个窟窿。
十万左右能装激光雷达和大芯片,简直比燃油车还划算。
关键还不是个别零头,基础款就能配齐,拒绝虚标,正经打破智驾门槛。
本来,消费者觉得智能驾驶有点“玄学”,高端是高端,但真心买不到。
咱也不能天天让大爷开特斯拉,年轻人不是都要等工资涨到房贷倍数才敢行动。
而现在,年轻人有了选择,智能座舱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再说电池安全。
CTC一体化技术,看着不起眼,其实很关键。
电池空间利用率提升了,整车重心更稳,安全感直接拉满。
你说发动机挺好,但新科技谁不用谁吃亏。
冬天电池续航衰减本来是电车死穴,零跑B10直接给你解决,北方人不用每到冬天都拿计算器算电量了。
搞不好以后买车,北方司机优先“种草”了。
最后还得说说价格。
车价卡在十万左右,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但这个价位,以往真想体验更高一步的智能配置,直接卡死。
零跑B10强行将智能化、性价比捏合一起,把购车障碍全都踏平。
直接让多数年轻人,不用苦等薪水涨到天,敢于下单尝鲜。
电车和燃油车的拉锯战,似乎终于看见分叉。
但,咱也是老实人,市面这么多“抢跑者”,总有几家拿着低价为由,缩水配置、偷工减料。
零跑B10到底能不能真把智能做到下沉,还得看市场眼睛擦得够不够亮。
抢市场份额都喊得天花乱坠,关键还是看用户手里的投票。
订单破两万,交付节奏还没完全透明。
零跑之前型号不重头,这次跨界做大众市场,能不能把口碑撑起来?
这,又是另一个疑问。
万一产能掉链子,那乐观全成空谈了。
但不管咋说,零跑B10这手牌出的确实漂亮。
它不光是用芯片“堆满”你的心动,更是让智能化不再是富人的专利。
年轻人终于有了“智驾自由权”。
你要说这是不是新趋势?
我觉得,就是。
毕竟科技进步不是为少数人炫耀的,普通人也要享受那点属于自己的幸福,哪怕只是上下班路上的小智能。
你说是不是?
当然这一切,还得市场说了算。
涨价、跳票、产能瓶颈、售后体验,是不是像新手机一样,上市前人人都吹,等真用了,BUG一堆?
期待值已经到了天花板,失望能不能砸下来?
本质上看,电车智能化下沉是必然。
但价格、配置、体验,有没有捷径?
每次新车上市,都是一轮“真香定律”与“翻车定律”的博弈。
零跑B10敢这么玩,胆子不小,却也给大家实打实看到了智能车进化的方向盘。
电动汽车行业已经杀成红海。
谁能靠“极致性价比+智能化”冲出来,不仅给用户带来实惠,也给其它大佬压力。
这年头,谁还没点做“价格刺客”的心思?
咱不怕贵,就怕同价不配货。
买车也不是赌气,更多是生活选择。
智能、续航、安全、体验感缺一不可。
零跑B10用十万的门槛,把智能汽车门槛打破,能不能玩得长久,且看用户行动。
最后说一句:羊毛出在羊身上,价格能卷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其实都有数。
低价不等于低质,但也警惕一切虚标和偷工。
这年头,“懂行”才是王道。
你如何看待激光雷达和智能芯片跌破十万门槛,会不会考虑买零跑B10这样的智能便宜车?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