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耗子药的,也在造新能源车!跨界奇迹or超级骗局?
金鱼汽车亮相郑州车展,从“耗子药”到“新能源车”,这波操作你敢信吗?
各位车友,最近刷到一个消息,我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一家卖老鼠药的企业,居然杀进了新能源汽车赛道,还推出了一个叫“金鱼汽车”的品牌。不是段子,也不是愚人节玩笑——这是真事儿。
更离谱的是,这家公司号称成立一个月就完成了整车研发、申报和测试,展出的车型还宣称全系搭载“固态电池”。啥概念?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搞了这么多年才刚在固态电池上有点突破性进展,它倒好,一上来就“全球领先”?这画风,比科幻片还魔幻。
作为一个常年跑车展、试新车的老司机,我必须说一句:这车,我看不懂。但正因为看不懂,才更要带大家扒一扒——这到底是行业颠覆者的横空出世,还是又一场精心包装的资本游戏?
一、“金鱼眼”大灯很抢戏,但设计逻辑在哪?
先说外观。金鱼汽车展车上路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对硕大无朋、鼓凸呆滞的前大灯。官方说是致敬“金鱼”的形象,可这眼神,咋看都像熬夜三天后的我……而且整个前脸比例失调,灯组与格栅的衔接生硬,毫无流线感可言。
我试着从设计语言角度去理解:是不是想走“萌系复古风”?比如像五菱宏光MINI EV那样靠可爱出圈?但问题来了——MINI EV的圆润线条是有整体规划的,而金鱼汽车更像是把几个元素胡乱拼凑在一起。
再看LOGO,三条弯弯曲曲的小蝌蚪游来游去。说实话,第一眼我还以为是哪个小朋友随手画的涂鸦。品牌视觉体系如此不成熟,很难让人相信背后有一支专业的汽车设计团队。
至于风阻系数?暂无相关数据。但从这方头方脑的造型来看,估计0.3Cd都难压下去。要知道,比亚迪海豚能做到0.29,特斯拉Model 3更是低至0.23。空气动力学不是选修课,是新能源车的必修课。
二、内饰没看到,但“合伙人模式”先上了
这次车展,我没机会进车里体验内饰,因为展车根本不能打开。不过没关系,比起座椅材质或中控屏尺寸,更让我在意的是它的商业模式——招合伙人,最低1000元起。
听到这儿,各位车友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是不是像极了当年微商卖面膜、卖保健品的那一套话术:“抓住风口”“财富自由”“年入百万不是梦”?
他们开财富分享会,请所谓的“易经大师”站台,喊着“牵手金鱼,年年富裕”的口号。现场还有人排队刷卡签约,气氛热烈得像是双十一抢购iPhone。
可问题是,卖车和卖耗子药能一样吗?
消费者买车,看的是三电技术、安全性能、续航表现、售后服务。这些,金鱼汽车目前一项都没公布。
反观竞品:
比亚迪有刀片电池+e平台3.0,技术积累深厚;
小米SU7讲生态整合,雷军亲自下场打磨细节;
即便是哪吒、零跑这样的二线新势力,也是正儿八经做了多年验证才推向市场。
而金鱼汽车呢?成立不到半年,连官网都打不开,公众号两个月才更新一次。这种节奏,不像造车,倒像是在“造势”。
三、固态电池?别让“皇帝的新衣”忽悠了咱
最炸裂的宣传点,莫过于“全系标配固态电池”。这话要是出自宁德时代或丰田之口,我会认真对待。但从一家此前主营“溴鼠灵”的化工厂嘴里说出来,我就不得不打个大大的问号。
什么是固态电池?简单说,就是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锂电池的液态电解质,能量密度更高、充电更快、安全性更强。但它目前仍处于实验室向量产过渡阶段,成本极高,离大规模商用还有距离。
就连丰田这样的技术巨头,也刚宣布将在2025年小规模试装固态电池。而金鱼汽车直接跳过所有技术攻关环节,一上来就说“全系搭载”?这不是弯道超车,这是直接飞天。
退一步讲,就算他们真掌握了这项技术,为何没有任何第三方检测报告?没有专利公示?没有合作供应商名单?没有证据支撑的“黑科技”,往往只是营销话术的遮羞布。
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买车是为了代步、为了家庭出行、为了生活便利,不是为了给某个“财富神话”当垫脚石。
四、背后的“大卫系”:从杀鼠剂到新能源,逻辑断裂
通过企查查信息梳理,我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金鱼汽车的实际控制人朱钦澎,与河南大卫科技有限公司高度关联;而另一家商丘大卫化工厂(主营溴鼠灵),其负责人朱和丰不仅同姓,还共用手机号和邮箱。
这意味着什么?极大概率是同一控制人下的不同业务板块。换句话说,昨天还在生产耗子药的工厂,今天摇身一变成了“新能源车企”。
我不是歧视传统行业转型。相反,我很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但造车不是开奶茶店,它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一辆合格的电动车需要上千个零部件、数百项认证、数万小时的道路测试。
蔚来李斌曾说过:“造一辆好车,至少要砸进去200亿。”小米雷军更是筹备三年多,亲自带队研发。而金鱼汽车呢?成立一个月就“完成研发”,效率高得离谱。
这背后只有一个解释:他们可能根本不想认真造车,而是想借“新能源”这个热词讲故事、拉投资、割韭菜。
五、横向对比:金鱼 vs 竞品,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我们拿市面上三款主流A级纯电小车来做个简单对比:
维度 金鱼汽车 比亚迪 海豚 零跑 T03 哪吒 V
成立时间 2024年4月 比亚迪1995年 零跑2015年 哪吒2018年
三电系统 宣称“固态电池” 刀片电池+e平台3.0 自研三电 合众自研系统
销量(月均) 0(未交付) 约2.5万辆 约5千辆 约8千辆
渠道布局 招商合伙人制 全国直营+授权店 直营+城市合伙人 广泛经销网络
用户口碑 无真实反馈 口碑稳定 性价比突出 实用取向
你看,除了那一句虚无缥缈的“固态电池”,金鱼汽车在任何维度都没有可比优势。甚至连最基本的量产交付记录都没有。
六、老铁们,咱们买车到底图个啥?
我经常说一句话:买车不是买股票,别指望靠一辆车发财。
它是工具,是陪伴,是责任。你需要它风雨无阻接送孩子上学,需要它满电跑完一趟跨城探亲,需要它在关键时刻刹得住、撞不散。
所以我一直倡导理性消费。面对金鱼汽车这样的“网红品牌”,我的建议很简单:捂住钱包,冷眼旁观。
等它真正量产交付、用户开始真实反馈、媒体做出处置评测之后,再决定也不迟。现在就交钱当“合伙人”?那是拿血汗钱去赌一个未知剧本。
七、未来怎么看?警惕“新能源泡沫”
不可否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腾飞。但我们也要警惕一些乱象:有些企业不搞研发,专攻PPT;不建工厂,只开会招商;不谈技术,满嘴“颠覆”。
这类现象多了,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消费者一旦被坑过一次,下次就会对真正的创新者也产生怀疑。劣币驱逐良币,是最可怕的结局。
我也希望有一天,真有跨界者能带来惊喜。比如华为赋能问界,苹果 rumored 进入造车领域。但前提是:尊重规律、敬畏专业、脚踏实地。
写在最后:你是来看车的,还是来听故事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卖耗子药的造新能源车,是奇迹还是骗局?
以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它更像是一场披着科技外衣的资本游戏。
我不是全盘否定金鱼汽车。如果哪天它真的拿出实车、公布电池测试报告、建立正规销售渠道,我愿意重新评价。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请各位车友保持清醒。
毕竟,我们想要的是一辆靠谱的车,而不是一瓶“耗子药”兑水调制的“迷魂汤”。
互动时间:
老铁们,你们见过比这更离谱的“跨界造车”吗?评论区聊聊。
如果一款车宣称有“革命性技术”,你会第一时间相信,还是会等实测?
我承诺回复每一条留言,也欢迎大家私信问我其他车型的问题。
记住,买车不冲动,看车多比较,安全第一位。
我是爱聊车的老张,咱们下期见。
全部评论 (0)